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武山县城关中心小学六(6)班 侯雨泽 指导教师:顾克霞
教育周刊
2020年11月01日
近年来,人们对粮食的浪费可谓是尤为严重,珍惜每一粒粮食,在我们享受美食的同时不忘“舌尖上”的节约,践行“光盘行动”,减少铺张浪费。习主席也多次强调,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工作生活中倡导厉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就比如发生在我身旁的例子。我们有时去吃饭,看见餐馆内有些人尝一下这个面,品一下那个菜,一桌饭菜盘盘都有剩,看着一副文人模样,其实不然,自己才是铺张浪费的羞耻之人。还有时,去野炊,看见有些人吃了食品的一半就随手弃掉,有的人画质朴的生态图,画错笔就撕弃纸张,到头来只有一团接一团的废纸团,种种类似事件更是比比皆是,数不胜数,让我自愧,让我反思。可以想象,白天明亮的教室里,非开灯不可,水龙头个个细水长流,电脑永远处于待机状态。优越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早已不知节俭是什么,勤俭节约的美德已不复存在。
其实,早在古代,古人就懂得节俭,例如苏轼,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21岁时考中进士,前后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水少了许多,穷苦至极,无法过日子,后来他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为了不乱用一分钱,苏轼先把所有钱计算出来,然后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均成30小份,每日取其一小份,钱全部分好之后,按份挂于房梁上,每日清晨取一小包作为全天生活费,这些生活费他要仔细规划,只许剩余,不准超支,古人如此节约,我们后人还有什么理由不节俭呢?诸葛亮也曾经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诸多古训证明,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习惯,更是一个人良好品德的表现。
让我们每个人行动起来,以身作则,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共同营造和谐的人类大家园,携手共建美好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