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教育周刊一版

02版:教育周刊二版

03版:教育周刊三版

04版:教育周刊四版

05版:教育周刊五版

06版:教育周刊六版

07版:教育周刊七版

08版:教育周刊八版

返回 2020年11月01日

以教学反思促教师成长

教育周刊      2020年11月01日     

  教师上完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对自己上过课的情况进行回顾与评价,仔细分析得失成败,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之达到最佳效果,这就是教学反思。
  反思是连接教师自身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有些教师工作几十年,没什么长进,最重要的原因是不擅于反思和总结经验。教师要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同行钦佩、家长欢迎的名师,一定要学会进行教学反思。要反思自己的成功做法,更要反思自己的失败、失误之处;不但要反思学生方面出现的问题,也要反思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意;不但要反思同行的共识,也要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灵感;更要反思对新理论新经验的认识、反思再教设想。
  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素养,促进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从而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体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只有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或他人,才能真正从成功中看到新的希望,在差距中找到问题所在,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首先,要选准反思对象。“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有:回顾反思、记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理念;观摩反思同事的教学行为和理念,参与集体交流研讨,诊断自己或同事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反思公开发表的课堂实录(课例)意图、理念,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别人成果的可资借鉴之处。
  其次,要熟悉反思过程。反思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也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到观察分析,然后到抽象的重新概括,再到积极的验证。教师在此过程中提高反思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能力。
  第三,要明确反思方式。反思的方式包括:内省式反思,即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进行反思,可通过反思日记、课后备课、成长自传等方式完成;学习式反思,即通过理论学习或通过与理论对照进行反思;交流式反思,即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进行反思,可用观察交流、学生反馈、专家会诊和微格教学等方法;研究式反思,即通过教学研究来进行反思。以研究的态度从事教学、以研究的视角反思教学、以反思的成果改进教学。
  一个成功的教师就是这样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经验中学习而不断成长起来的。
天水市一中 胡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