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教育周刊一版

02版:教育周刊二版

03版:教育周刊三版

04版:教育周刊四版

06版:教育周刊六版

07版:教育周刊七版

08版:教育周刊八版

返回 2020年11月22日

《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育周刊      2020年11月22日     

●天水市一中 陈 蓉
  中学一级教师,天水市一中任教,在校工作期间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多次荣获校内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优秀班主任等称号。2014年获“秦州区园丁”称号,2020年获得市级现场观摩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教学目标】
  (一)通过意象品读,置身诗境,比较战前扬州的繁华风雅与战后扬州的破败凄凉。
  (二)通过关键词解读、理解“黍离之悲”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体会“黍离之悲”,感受南宋诗词的爱国主题。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
  学生集体朗读,注意慢词的特点。
  二、互动课堂
  (一)杜牧时代的扬州
  【问题一】词中为我们呈现了战前和战后两个扬州,两个扬州中间有条分界线,用词中的句子来回答。
  【明确】“杜牧时代的扬州”和“姜夔时代的扬州”。
  请根据词作中的蛛丝马迹还原杜牧时代的扬州,完成下面的填空,可参照文本和杜牧的诗歌。《寄扬州韩绰判官》《赠别》
  【问题二】杜牧时代的扬州是【   】之扬州,我们看到了扬州的【     】。
  示例:杜牧时代的扬州是【花】之扬州,我们看到了扬州的【浪漫】。
  【总结】其实姜夔老早概括好了,(“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古扬州的视频)
  (二)品读过渡词“窥”
  扬州太美了,南宋时期的整个江南都太美了,所以引得胡马窥江。
  【问题三】有人评价说,这一窥可不是普通的窥,是扬州命运的分水岭。体悟一下这个“窥”,可否改成“探”或“看”?
  【引导】出示一下“窥”字的小篆。(出示小篆的“窥”)古代的文字太传神了,一个人瞪着一只大眼睛趴在门缝里看叫“窥”。胡马瞪大的眼睛里有什么?
  【明确】羡慕、嫉妒、满满的野心、强烈的欲望。
  (三)姜夔时代的扬州
  【问题四】读读描写姜夔时代的扬州的句子,说说哪句话或哪个词最让你有感触?它写出了扬州怎样的特点?
  【明确】破败,萧条,荒凉,物是人非。
  三、探求主旨
  站在扬州的废墟上,词人看到了荒凉、破败、物是人非的扬州,看到这样的扬州词人内心生发悲哀。这种“悲”在小序里被称作“黍离之悲”。
  1.师生机读小序,引出“黍离之悲”。
  总结:一个文人的家国之悲和一个商贾、一个政治家的家国之悲是不同的,陆游作为文武兼备的词人,他的黍离之悲更多的不仅仅是伤感,而是付诸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他的诗要更厚重一些,而姜夔的则显得疏离一些。
  四、课后作业
  比较《扬州慢》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表达的家国情怀的异同。
  板书设计:
          窥
  繁华 美好      破败 荒凉   风雅 浪漫 今昔对比 凄清 萧条    
         黍离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