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秦州教育发展新篇章
——秦州区“十三五”教育发展纪实
教育周刊
2020年11月29日
“十三五”期间,秦州区共投入教育项目资金11.53亿元,市三中、玉泉中学、玉成小学、太京中学等新建、改扩建学校全面完工,城乡基础教育资源扩容增量加快推进……
通过回收临街铺面、改造办公用房等方式,盘活教育资源,增加教室,有效缓解了学位供给压力。“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9700个,城区“大班额”问题逐渐破冰,“超大班额”全部清零……
不断优化调整教育资源布局,加大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整治力度,以城乡基础教育为主体,“十三五”期间实施新建、改扩建教育项目365个,各类学校新增建筑面积33.44万平方米,城乡义务教育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以城区幼儿园、镇中心幼儿园和行政村幼儿园为基础的学前教育总体布局已初步构建。总投资26亿余元的天水市职教园区项目建设全面展开……
一组组数据,总结着过去五年来秦州区教育项目建设的亮眼成绩,也纾解着普通百姓热切关注的“入园”“入学”难题。
“十三五”以来,秦州区结合区情实际谋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坚持改革创新驱动力,聚焦问题谋发展,勇于真抓实干拓新局,全面完成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任务,教育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城乡差距缩小,高中教育重点突破,教师队伍素质优化提升,“十三五”教育发展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教育脱贫攻坚纵深推进
2016年以来,秦州区紧紧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牢牢牵住“控辍保学、教育资助”这个牛鼻子,压紧靠实“双线三级”责任,落实“人盯人”“一对一”控辍保学措施,全面精准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全区147个摘帽贫困村义务教育得到保障。5年来,落实教育惠民政策资金4.1亿元,惠及学生49.3万人次,27个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全部完工,通过发展教育实现脱贫9452户,17238人,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治本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精准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健全完善“免、助、补、奖、贷”从学前到大学教育资助体系,严格按照教育惠民政策规定的范围、标准和程序精准落实,全方位、多角度、多途径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孩子接受教育。扎实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精准帮扶工程,推行“城市+农村+特色”的“捆绑式”教育资源共享精准帮扶模式,发挥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的在教育脱贫攻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教育扶贫脱贫攻坚成效,使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优惠扶持政策“全部覆盖”和“全面优先”落到实处。
扎实开展“冲刺清零”行动,建立重点控辍保学对象台账,实施动态跟踪监测,多途径开展帮扶劝返,实时汇总报告劝返成效。“十三五”期间,秦州区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升学率、贫困家庭子女高中阶段入学率均达到了100%,全力实现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 (下转第二版)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王军祥 张彬霞
回眸十三五 ● 县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