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教育周刊一版

02版:教育周刊二版

03版:教育周刊三版

04版:教育周刊四版

05版:教育周刊五版

06版:教育周刊六版

07版:教育周刊七版

08版:教育周刊八版

返回 2020年11月29日

阳光课堂六环节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天水市建二小学 韩慈娟

教育周刊      2020年11月29日     
  “阳光课堂六环节”采用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它得益于学生可以通过多种自学渠道,根据自己的学习步调进行自主学习。
  “阳光课堂六环节”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通过“导学预习──预习展示──引领探究──专项训练──能力拓展──评价提升”六个环节,还课堂与学生,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前置性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它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听课效率,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而“阳光课堂六环节”中的导学预习就是前置性学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预习环节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本知识,理解课本内容,夯实基础,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向个性化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设计预习单,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把自学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比如在教学《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时,鼓励学生在预习时以“思维导图”这样的线性结构整理方式来梳理文章脉络,理清人物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故事情节。经过学生亲自探索,生生、师生合作交流、体会学习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锻炼培养孩子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磨炼了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
  探究性学习,即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的理念、方法、模式,能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也是“阳光课堂六环节”的精髓所在。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教学过程。例如,教学《夏天里的成长》一课时,通过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引导学生从文中抓住关键词去体会作者从生物、事物、人物三方面选取的典型事例,表明万物生长之快、变化之大,继而习得阅读方法、写作方法。此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教材内容的整合,继续用习得的方法开展“1+×”群文阅读教学。如拓展《钱学森的故事》《李兰娟的成长故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感受“成长”的内在含义。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亲身的体验与实践,以自己的方式将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当然,“专项训练”“能力拓展”“评价提升”也是“阳光课堂六环节”的亮点所在。它们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结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性目标,着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相信,“阳光课堂六环节”模式的应用与实践,将会为孩子们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个体学习到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到探究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有力的保障,成为课程改革进程中的助推器。面对学生,我们必将继续努力,将教完获知转变为学而获智!(注:本文系天水市“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科研课题《阳光课堂六环节模式的应用与实践》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TS[2017]GH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