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点滴思考
天水市一中 鲍亚超
教育周刊
2021年06月20日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后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即“五育并举”。要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助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就需要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首先要高度关注育人机制的评价导向。教育评价改革应形成协同推进的机制,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同时还必须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既融通中外,积极借鉴国际教育评价的理念,又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中国特色,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其次要注重健全教育评价的标准体系。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本质是教育评价标准的过度单一化、简单化,背离了教育评价的初衷。健全教育评价标准体系,要着力改革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坚决破除不正确的教育政绩观;着力改革学校评价,坚决破除唯升学的倾向,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改革教师评价,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推进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着力改革学生评价,破除唯分数的倾向,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力改革用人评价,扭转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再次要把握教育评价的科学方法。科学的评价方法应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要求,对评价方法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还需积极探索教育评价的新技术。发挥好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国家统一的学籍库等长期积累的数据资源,探索开展评价对象全过程的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的横向评价,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努力追求教育评价的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