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05版:日报五版

06版:日报六版

07版:日报七版

08版:日报八版

下一版 2020年12月09日

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
  习近平指出,去年,我们就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达成共识。一年多来,两国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扎实开展工作,最终确定了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今天,我愿同班达里总统一道,代表中尼两国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
  习近平指出,珠穆朗玛峰是两国世代友好的重要象征。两国将这一世界最高峰确立为中尼之间的界峰和“中尼友谊峰”。今天我和你共同宣布珠峰最新高程具有承前启后的时代意义,也充分体现了中尼关系持续发展的高水平。中方也愿同尼方一道,积极推进珠穆朗玛峰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合作,守护好两国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和家园。
  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中尼建交65周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政治互信日益增强,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正从愿景变为现实。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中国和尼泊尔要推动两国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共同打造中尼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班达里在信函中表示,尼泊尔和中国一直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两国在经济发展、互联互通、人文等领域合作符合两国利益。珠穆朗玛峰是尼中传统友谊的长久象征,我很高兴同阁下一道,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雪面高程为8848.86米。今天双方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具有历史意义。习近平主席去年对尼进行国事访问,推动中尼关系及双边合作进入新时期。两国政府将致力于落实访问共识,共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繁荣。
智能化让群众出行更便捷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张彬霞
见习记者 赵 超

  2015年12月,伴随着天平铁路的开通,天水车站成为一个连接多方向的铁路“小枢纽”,同时也结束了我市清水县、张家川县不通铁路的历史。
  2016年8月,天水开通办理ETC,市民可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
  2017年7月9日,天水迎来了“高铁时代”,同时也标志着丝路高铁“最后一公里”被打通。
  2018年9月起,我市公交车进入扫码时代,市民乘车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即可。
  ……
  出行便捷,正成为市民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十三五”时期,天水市民惊喜地发现:公交线路增多了,路况变好了,出行更方便了,乘车舒适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大冷的天,室外寒气逼人,但公交车上空调开得很足。最重要的是,扫码让大家出行更加便捷。”12月4日,在3路公交车上,秦州区罗玉小区居民张盼对记者说。
  除了出行扫码外,需要外出的市民在家拿起手机打开“乘车码”软件,还可以提前了解并规划出行路线,大大缩短了等车时间。
  在享受公交智能化的同时,对于有私家车的市民来说,ETC业务的办理让日常出行尤其在节假日外出时,免去了在高速公路出入口排队缴费的烦恼。如今,大家随时随地都享受着智慧出行带来的方便。
  自2017年7月,天水迈进“高铁时代”后,这座古丝绸之路重镇搭乘高铁东风,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极大带动了宾馆、农家乐、餐饮等行业的快速崛起。
  “目前天水南站经停列车达128对,秦安站60多对,基本实现了高铁公交化。”天水车站党委书记庞小成说,去年底高铁进入“电子客票”时代,旅客进站、上车均不用人工检票,智能化服务就可全部搞定。
  “高铁的开通,真是太方便了,想吃兰州牛肉面,说走就走,也不耽误工作。”市民张毅兴奋地说。
  在成都定居的天水人马思源说:“以前回天水感觉路途遥远,现在每逢小长假都能带孩子回老家,真的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幸福感倍增。”
  “十三五”以来,天水机场航线网络日益完善。2016年,机场开通直飞南京和杭州航线;2017年,开通西安=天水=南京、西安=天水=杭州航线;2020年冬航季,天水机场新开天水=银川航线,打通了天水北向空中旅游通道。
  在银川定居的天水人赵丽娟,以前回武山娘家时只能到天水客运站乘坐大巴车。“路途遥远,孩子又小,回趟娘家感到很困难,现在开通银川航线,回娘家首选航空。”赵丽娟说。
  据悉,“十三五”末,天水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预计)分别达到3456架次、17.5万人次、132吨。“十三五”时期,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601.5万元,较“十二五”增长219%。
王军在相关项目市长办公会上强调 努力打造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王晓馨】12月7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军主持召开天水·白鹿仓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市长办公会。
  会上,观看了天水·白鹿仓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3D效果展示,研究了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困难和问题的措施。市直相关部门、麦积区政府及麦积山大景区管委会负责人结合各自职能,就更快更好推进项目作了汇报。
  王军指出,天水·白鹿仓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是市委、市政府引进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该项目对加快麦积山大景区建设、推动我市文化旅游首位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区两级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坚持文化旅游首位产业地位不动摇,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责任担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方式,为天水·白鹿仓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的推进实施当好“店小二”“服务员”,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项目设计实施上,要按照高起点高站位高水平高质量要求,努力打造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王军要求,市直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积极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落实“企业带着项目来,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们办”的招商引资理念,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要把解决当前问题和长远问题结合起来,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帮企业之所需,依法依规做好项目用地报批和征地拆迁工作,做到紧盯不放、跟踪推进,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项目建设单位要明确项目建设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畅通沟通联络渠道,克服困难,铆足干劲,快马加鞭,只争朝夕,加强工地管理,全力加快项目建设,着力培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为我市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副市长张栋梁、汪小娟,市政府秘书长王永祥出席会议。
“畜”势扬帆 “牧”歌嘹亮 “十三五”期间我市畜牧业发展形势喜人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李欣桐】日前记者从市畜牧兽医局获悉,“十三五”末,全市畜禽饲养总量、肉蛋奶产量、畜牧业产值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8.2%、26.5%和54.6%;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61个、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164个,培育建成畜牧龙头企业92家、养殖专业合作社2712家,畜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畜”势腾飞的喜人局面。
  五年来,我市畜牧业生产能力逐步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疾病防控能力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畜禽粪污染资源化利用率不断提高,畜牧产业扶贫取得较好成效,技术服务成效显著,在保障食品安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年来,我市积极发展生猪、蛋鸡主导产业,引进国内大型养殖龙头企业湖南唐人神集团200万头生猪绿色养殖全产业链项目;甘谷县、麦积区分别进入全省现代畜牧生猪产业、蛋肉鸡产业示范县行列,清水县、张家川县建成省级肉牛产业大县;充分挖掘冷水资源优势,建设了一批集冷水鱼养殖、休闲垂钓、渔家乐于一体的高标准养殖场和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建成高标准有机肥加工企业12家,有419家规模养殖场实现畜果、畜菜有机循环发展;培育畜牧养殖扶贫车间56家,吸纳贫困户就业5782人;培育引导19家龙头企业、134家养殖专业合作社参与带动贫困户1.2万户;连续五年在全省畜牧产业、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中获一等奖……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荣誉背后呈现出的是我市畜牧业喜人发展态势,凝聚着我市畜牧干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智慧和汗水。下一阶段,我市将坚持种养结合、草畜配套,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突出龙头带动、立体培育和产销对接,加快构建现代畜禽养殖、动物防疫和加工流通体系,不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优质、高效、安全、健康、环保的天水“甘味”畜产品,推动全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12月8日,麦积区马跑泉镇什字坪村村   12月8日,麦积区马跑泉镇什字坪村村民与学生在农家书屋看书。什字坪村农家书屋拥有藏书6000余册、报刊50种,年均借阅5000余人次80000余册次,已成为该村文化信息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先后被评为甘肃省四星级、五星级农家书屋,2017年获“全国示范性农家书屋”称号。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李旺旺 见习记者崔磊 摄
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马哲】12月8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赵卫东主持召开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报告和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审议通过了《政协天水市委员会拟表彰2019-2020年优秀提案名单》;听取了全市政协提案工作经验交流暨通报会筹备情况汇报和驻机关纪检监察组工作情况通报,安排部署了市政协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抓好近期重点工作,赵卫东强调,要加强学习研讨,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深刻认识发展成就中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在精准把握发展大势中明晰方向、迎接挑战,在准确领会讲话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中强化担当、开创新局,在持续学深悟透五中全会精神上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赵卫东要求,市政协党组成员和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要对照年度工作要点和推进计划,全面进行一次“回头看”,查漏补缺,高标准完成好年底各项工作任务,认真总结梳理好全年工作,积极谋划好明年工作。机关各委办要提前征集调研、视察以及专题协商议政课题,为明年市政协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做好充分准备。要坚持久久为功,全面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以自身良好形象和机关严实作风,不断推进市政协履职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党组副书记王燕,市政协党组副书记王振宇,市政协党组成员苏定武、郭明兴、唐宏伟、高媛瑾、郭世文、贾忠慧出席会议。市政协副主席、市民进主委屈光平列席会议。
12月6日,秦安县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12月6日,秦安县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冷藏运输车在何川工业园区交接。本次交接车辆由该县14家果品生产、仓储营销合作社自主采购,县财政部门按采购价50%给予扶贫资金补助,同时将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折股量化到14个村集体,村集体每年按折股金额的4%享受保底分红,实现合作社、村集体、果农三方共赢。  新天水·天水日报通讯员覃梅 摄
居家社区养老“双服务”应予支持   □冯海宁
  近日,住建部、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提出,要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推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丰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完善监督管理和激励扶持措施。
  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亿人,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快。上述文件提出社区养老推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不仅颠覆了传统物业服务模式,也丰富了现有养老模式,可大大提升养老服务能力。物业公司加入养老服务大军,老年人可就近享受养老服务,多了一种选择,对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是重大利好。
  对物业公司来说,参与养老服务显然是业务上的重大突破,拓展了发展路径。而且,物业公司提供养老服务具有地利、人和等优势,是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比如,社区资源可充分利用、社区内服务半径短、较熟悉社区民情民意等。当然,推行这种新模式,离不开社区居民、业委会的支持。因为,物业公司提供养老服务所需的公共房屋和设施,涉及其他小区业主的权益。只有得到社区居民、业委会的支持和授权,小区公共设施才能成功转化为养老设施。
  各地有关部门要为这一新模式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包括培训物业人员、建设公共平台、拓宽融资服务等方面。对此,上述文件已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应积极抓好落实。笔者以为,在此基础上还应多听听物业公司的意见,在税收优惠、奖励补助等方面充分考虑。
姜湾村:村美民乐新风起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何慧娟
  初冬,行走在秦安县西川镇姜湾村,一栋栋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巷道平坦宽敞,路旁的公厕美观实用,垃圾分类收集点打扫得干干净净,乡愁文化园特色鲜明。
  文化广场上,几位村民正跳着广场舞。“农忙时大家在地里干活,农闲时聚在这里跳舞,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身心。”42岁的姜湾村村民王小芳说,这几年村里变化非常大。“夏天村里到处都开着鲜花,美得像公园。”
  这座位于西川镇西南方的村落,共有245户1097人,2013年时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252人,现已全部脱贫。全村耕地面积为1936亩,以种植苹果花椒为主,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可达9610元。姜湾村村委会副主任周志强告诉记者,脱贫后的村民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今年以来,村里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拆除空心院、危房,按照泥墙青瓦青砖的风格统一进行修缮。同时,在农户院前及公共场所修建花园,并栽植了花卉苗木10多种5万多株,村庄生态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与此同时,开展垃圾分类也是姜湾村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修建了柴草堆放场、建筑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分类收集点,在村内主巷道配备可装卸式垃圾桶60个,在公共场所配备垃圾分类箱15个,给全村所有农户按‘两筐四桶’的标准,配备了垃圾分类收集桶200余套。”周志强介绍,除了硬件设施外,村里还选配了8名公益性保洁人员,对村内的公共场所、主要巷道长效清扫保洁,逐渐形成了建筑垃圾不出村、生活垃圾分类清运的模式。
  采访中,记者走进村民周志强家,看到他家卫生间干净整洁。“这是双翁漏斗式无害化卫生厕所,虽然是旱厕,但干净卫生,没异味。”周志强说,今年村里对所有常住农户进行卫生厕所改造,采取“视觉危房+卫生厕所”“沼气+卫生厕所”等多种模式,截至目前,已完成户内卫生厕所改造193户,全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同时,在村里的中心地段还修建了一座标准化公共卫生厕所。
  “姜湾村距县城只有6公里,村内原始树木多,植被丰富,生态条件非常好,所以我们计划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将该村建成集观光赏花、蔬菜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村庄。”秦安县西川镇二级主任科员县晓东说,下一步,计划将村内两个自然水塘建成两座观赏垂钓鱼塘,再把乡愁文化园里的老旧粉房、磨房进行修缮,同时修建农具陈列馆和农事体验馆。
  培育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之魂。据了解,姜湾村在整治村容村貌的同时,还开展了以“培育新农民、弘扬新风尚、建设新家园”为主题的乡风文明建设,营造了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通过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保护传承民俗文化、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让广大村民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成果,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进一步推动村民遵守村规民约、树立良好家风村风,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信心。”县晓东说。
全省整治执法司法突出问题总结会召开 市领导在天水分会场参会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马哲】12月7日,全省“守初心、担使命,集中排查整治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行动总结会在兰州召开。
  会议指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级政法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大政法干警积极参与,取得了明显成效。会议强调,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热潮,真正学深悟透,提高执法司法工作水平。要持续抓好突出问题整改,深化专项行动成果,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要扎实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强谋划,完善机制,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坚持从严治警,抓好履职能力建设,打造一支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队伍。
  会议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要求,深入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加强和改进执法司法工作。要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源头管控,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会上,白银市委政法委、省检察院、省监狱管理局、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兰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同志先后作交流发言。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蒲军,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郭庆祥,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马忠福,市检察院检察长张发魁在天水分会场参加会议。
武山县:整治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李欣桐 通讯员闫君兰】今年以来,武山县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色和质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武山县全面靠实县、乡、村三级工作责任,对农村旧房改造和环境整治、居住生活条件、视觉形象改善等工作迅速安排落实。为确保视觉贫困工作取得实效,县四大组织领导深入挂牌作战乡镇、村庄,以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四核四防十紧盯”为抓手,实地进行检查指导、暗访督察。各帮扶单位、驻村帮扶队、督战队员、帮扶责任人深入帮扶村、帮扶户、督战户开展人居环境排查整治。各乡镇采取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等方式,确保责任分工到人,任务细致明确,积极发动群众主动拆除塌房烂院、残垣断壁,改造提升老旧土坯房,改善村庄环境。
  截至目前,累计拆除塌房烂院9566户,整治庭院5771户,“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全面完成,拆旧率达100%,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扎实开展村庄美化行动,实施村庄绿化项目栽植各类苗木744万余株,栽植行道树200公里。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加速推进,从大街小巷到绿野田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农村画卷在武山大地随处可见。
为加强冬季火灾防控工作,确保辖区内在   为加强冬季火灾防控工作,确保辖区内在建工地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连日来,麦积区应急、住建、城管、市场管理、街道办、消防等多部门深入到在建工地联合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蔚军平 摄
天平高速秦安特大桥路段施工现场。据了   天平高速秦安特大桥路段施工现场。据了解,天平高速公路全长210.72公里,其中天水段建设项目主线全长64.8公里,项目建成后天水到平凉驾车通行时间将由5个半小时缩短为两个半小时,同时将彻底解决秦安县不通高速公路的问题。
    新天水·天水日报通讯员      杨建武 张志明 摄
加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确保百姓幸福平安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王晓华       见习记者 刘 嘉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阶段,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剧,导致个体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各类心理问题引发的危害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事件,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体系尚不完善,而现有的心理健康服务建设不足以满足群众和社会的日常需求,所以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12月4日,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专家、副主任医师张子明说。
  据了解,我市于2019年印发《天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市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平安天水和健康天水建设。
  天水是甘肃省唯一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市第三人民医院是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成员单位。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院上下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天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着力在健全管理机制、丰富天水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内涵建设、组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完善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平台、培训各行业社会心理服务人员、深入开展心理健康进社区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心理健康服务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为全社会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尽全力。
  张子明告诉记者,我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成立于2016年,下设心理疏导中心、心理援助热线中心、心理健康培训中心及心理危机干预中心4个分中心。中心依托于市三院,协同天水市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天水市心理卫生协会、天水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及全市医疗、教育、司法等各行业的心理工作者开展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心理健康宣教、心理检查及心理问题的防治工作。开展工作以来,市三院的重头工作就是培训人员、考核发证,将这些人员充斥到全市各个角落,建设起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达到全覆盖。
  张子明说:“现阶段,心理问题处于一个上升趋势,一些偶发性事件通过媒体报道,也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应,尤其是负面效应,往往会造成不稳定因素,对社会的安定都会产生影响,心理健康服务显得尤为必要。”
  为了充分发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心理危机干预作用,更好地为产生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的群众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17年正式成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该队伍在今年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疫情期间,我院派出专门的医护人员参加医疗队,对患者、医务工作者以及赴武汉参加抗疫的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好的接受治疗或投入工作。同时还设立专线,接到疫情相关咨询70余起,大大缓解了市民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慌。”张子明说。
  “正心为治国之道,积极乃发展之源。”张子明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只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和改善个人、群体和社会的情感和行为,才能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希望心理健康能得到个人、家庭、全社会的更多重视,因为只有每个人积极健康的生活,才能有社会的和谐稳定。
市 域 社 会 治 理
省科技厅调研我市科技创新工作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冯丽娟】12月7日,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世荣来我市,就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进行调研。
  张世荣一行先后来到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天水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长城开关厂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电器科学研究院、华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华天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察看了生产车间、技术中心,听取了汇报,详细了解了企业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等情况。
  在召开的座谈会上,张世荣听取了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汇报,部分企业代表作了发言。张世荣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给予肯定,他强调,天水要抢抓机遇,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注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注重管理提升,注重直接融资,注重聚焦主责主业,把长板做长,把有限的资源用到优势产业上,不断提升天水综合科技实力和产业水平。要结合“十四五”科技规划编制,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积极做好国家、省级科技项目组织工作,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赵四辈表示,我市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紧盯“新基建”重点领域,着力提高企业科研水平创新能力,推动天水纳入全省“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和“南向通道”科技合作整体布局,着力将天水建设成为陇东南区域科技创新高地。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四辈,市委常委、副市长景丹一同调研。
市博物馆安排部署宪法宣传周工作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陈娟】近日,市博物馆召开全体职工会,安排部署宪法和《安全生产法》宣传周工作。
  会议指出,安全工作是文博事业发展保障的首要工作。要将《宪法》和《安全生产法》宣传周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普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持续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全面营造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全体干部职工要把开展宣传周活动成效运用到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中,坚持工作岗位,履行工作职责。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师生法治观念,推动师生树立宪法意识,近日,甘谷县模范中学开展了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系列教育活动。
           新天水·天水日报通讯员 王炳文 史娟娟 摄
无悔青春 无畏逆行 ——记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师苏建建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陈少娟
  “我所学的专业是预防医学专业,我所在的岗位是感染管理,我的医师范围是公共卫生,都与疾病预防控制有关,为此,我申请加入援助湖北医疗队。”这是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师苏建建写在驰援武汉请战书上的一段内容。时至寒冬,距离初春出征武汉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将近300天,但苏建建向记者谈起那段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1993年出生的苏建建,毕业于兰州大学预防医学专业。作为一名感染管理科医护人员,在三年多的工作经历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疾控工作放在第一位,不断创新理念,探索疾控发展新思路,工作表现突出,多次获得省市表彰。
  去年大年三十,苏建建刚回到庄浪老家,就接到医院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而要求返岗的通知,他立即告别家人连夜返回天水,投身医院防疫一线,参与预检分诊、防控培训、科普宣传等工作。医院出征武汉的倡议书发出后,他毫不犹豫写下请战书。2月16日,苏建建随同我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踏上了援鄂征程。
  到达武汉后,他们被分配到武汉市优抚医院,苏建建成为感控组的一员,他和“战友”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努力做好预防医护人员和患者感染的守门人,为他们筑牢第一道安全屏障。
  “疫情防控,出题的是病毒,答题的是医务工作者,结果如何就要看平时的积累和经验。”苏建建说,在这个非常时期,保护好医护人员,控制医院感染,才能尽快取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最终胜利。
  苏建建深知感染防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冲锋在最前面,首先对病区进行了改造。武汉市优抚医院是一家以精神病专科为主的综合医院,与传染病医院相比隔离条件十分有限,而住院楼是一栋刚腾出来的老楼,病房非常陈旧,清洁区达不到标准,物理隔离不达标,达不到收治患者的要求,院感工作实施起来困难很大。面对这种情况,他从基建处借来了平面图,根据医院的设施布局,隔离出了病区、进出舱脱衣区、缓冲区、清洁区、更衣室等,以满足“两通道三分区”的要求;同时,由于不是负压病房,有敞开的空气通道,他们用纸板把原来的通道封堵起来,以保证清洁区空气的洁净。同时,优化各项感控制度和流程,制订了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卫生管理等有关制度,规范了穿脱防护服、职业暴露应急处置、进出缓冲区和清洁区等一系列流程。医护人员正式进舱前,感控组对每一位队员逐个进行穿脱防护服、戴防护帽、换口罩、戴手套、穿鞋套等培训,同时,引导他们熟悉进出舱流程。收治病人后,他都要跟着每一位医护人员入舱,叮嘱他们在病区里怎么做才能降低感染风险,在出舱时反复指导七步洗手法、脱衣流程、鹅颈包扎、护目镜消毒、传递以及医废传递等事项,他亲自示范,事无巨细地督导,力争将潜在的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确保“零感染、打胜仗”。
  “所有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保证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医护人员严严实实进舱,平平安安出舱,我才会感到踏实,每送别一位痊愈出院的患者,我都会觉得特别幸福。”苏建建说。
  “武汉之行、援鄂之旅,是我人生中最无悔、最正确的选择,也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回到工作岗位,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不负医护人员的使命,不负白衣战士的担当,尽心竭力,履职尽责,为医学事业发展奉献终身。”苏建建最后说。
往年冬盼雪 今冬雪频仍 今冬降水预计比往年多3成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余碧波】12月7日是大雪节气。当天一大早,洁白的雪花飘飘扬扬从天空飘落下来,大地仿佛笼罩在一片童话般的幻境中。据了解,这也是自立冬以来,我市迎来的第8场雨雪天气。短短一月时间出现8场雨雪天气,不少市民不禁要问,为何我市今冬雨雪天气如此频繁?这种天气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什么影响?7日上午,记者来到市气象局就此进行采访。
  “今年自11月7日立冬以来,截至12月7日上午10时,天水共出现了8次雨雪天气,分别是11月17日、20—21日、22—23日、25日、28日,12月1日、2—3日、6—7日。”气象台预报员王小龙向记者介绍今年入冬以来的雨雪情况。就各县区降水量情况他介绍说,秦州为16.2毫米;麦积为16.8毫米;甘谷为10.2毫米;秦安为8.6毫米;武山为7.9毫米;清水为20毫米;张家川为19.1毫米,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
  “入冬以来我市雨雪天气较多,气象分析主要还是受近期北方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不过从短期气候查询显示,预计未来10天,我市无雨雪天气。”对于今年入冬以来雨雪天气较多的原因,王小龙向记者作了简要说明。
  冬季雨雪天气对农业生产、交通出行具有较大影响。当天,记者又到市气象局下属单位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采访,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预计今冬降水量偏多,各部门要做好防冻保暖措施。
  “预计今年12月至2021年2月全市降水量为16~28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3成;平均气温为-3.2~-0.8℃,比历年同期偏低0.5℃。”这名工作人员说,就今冬降水情况而言,12月偏多2~5成,2021年1月将偏多1~2成、2月将偏少约2成。预计主要低温时段在12月上旬后期到中旬,2021年1月中旬、2月中旬后期到下旬前期。“建议各部门尽早做好设施农业防冻保暖措施;做好草料的储备,保障牲畜安全越冬;注意及时关注中短期天气预报,提早采取应对措施,防范阶段性或极端性低温雨雪等天气过程对水电暖正常供给、交通运输和大气污染等方面的不利影响。”该工作人员说。
旧物易主贵如宝 七里墩社区:旧物置换“换”出邻里友情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余碧波】近日,秦州区七里墩街道七里墩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厉行节约 绿色生活”旧物交换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将家里闲置不用的物件用来相互交换。活动既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倡导了绿色生活理念,而且增强了邻里之间的友情。
  当天上午,七里墩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社区小广场设立了旧物置换点,向过往群众宣传活动内容。不一会儿,居民陆续拿来家里闲置的旧书籍、台灯、餐具等物品,再兑换成自己喜爱且用得上的东西。一时间,活动吸引了近百名居民参加。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许多物品也都闲置起来,当成垃圾扔了又觉得可惜,留在家里又占地方。社区举办这样的活动,能使闲置物品‘变废为宝’,让需要的人重新利用起来。”社区居民李华说。
  “我的这个电饭锅看起来旧一点,但是很好用,拿来给有需要的人,实现二次利用。”居民赵惠萍说。
  “我就喜欢这些花花草草,这盆花没人要了我拿回去好好养着。”居民王阿姨高兴地端走了一盆绿萝。
  “大家都是一个社区的,平常见面只是打个招呼,在置换现场见面感觉很亲切,增进了邻里友情。希望社区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居民陈丽说。
  旧物交换活动结束后,社区志愿者将物品进行了分类处理,准备把可再利用的物品维修后捐给需要的人,不可再利用的则送到回收站。
  “世界上本来没有垃圾,它们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藏。我们举办旧物置换活动,就是为了让居民把家中闲置旧物拿出来,给需要的人再利用,达到旧物再利用的目的,提升居民的节俭、节能意识,共同推动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七里墩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朱英说。
外地车辆突发车祸 公交司机停车救人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连日来的几场降雪,让天气变得非常寒冷。但是,在这个飘雪的季节里,能够路遇车祸奋勇救人的公交车司机和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搬家的民警,让人倍感温暖。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蔚军平】12月6日,在麦积区麦贾公路甘泉路段,一辆车牌号为兰州市的微型面包车突然撞向路中央的隔离带后发生侧翻,正在执行运营任务的两名公交车司机见状急忙停车并上前施救,最终将两名被困人员成功救出。公交车上被耽误时间的乘客,不仅没有埋怨司机,反而纷纷对他们的行为点赞。
  当日上午,天水大众公交公司驾驶员凌军平驾驶38路公交车从始发站铁西苑前往终点站温泉,9时10分左右,当车辆行驶至麦贾公路甘泉桥头公交站附近时,他看到对面车道上行驶的一辆微型面包车突然在撞上道路中央的隔离带后发生侧翻,车内有人员被困。情况危急,凌军平见状便将车停靠在路边,向车内乘客说明情况后,急忙跑到肇事车辆前进行施救。就在这时,该公司另一驾驶员裴亚龙驾驶34路公交车看到前方侧翻的车辆以及救人的同事后,也将公交车停靠在路边,参与到救人当中。
  凌军平和裴亚龙设法将侧翻车辆的车门打开,先将驾驶员位置的一名男子救出,然后又救出另外一名被困者。
  凌军平告诉记者,由于被救出的两人可以自行行走,并称他们的身体并无大碍,不必再联系120急救车。随后,这两人联系了交警部门等待处理事故,他和裴亚龙便各自驾驶公交车继续执行任务。
  当凌军平进入车厢向乘客道歉时,乘客反而夸赞他们是好样的,纷纷为他俩在危急时刻伸出援助之手救人的举动点赞。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登)   编者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一切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母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今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本周也是我国第三个宪法宣传周。本报从今日起开设专栏,对宪法的内容进行摘登,以更好地弘扬宪法精神,维护法治权威,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
  第一章 总 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第七条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第八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
  第九条 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第十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一)
民警变身“搬运工” 帮助老人搬新家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余碧波】12月7日,70岁的刘世忠老人拄着双拐,带着一面写有“公正执法 热心为民”的锦旗,来到秦州公安分局北关派出所,感谢民警帮他搬家,解决了他的生活难题。
  事情还得从12月1日说起。当日上午,刘世忠老人拄着双拐、颤巍巍地来到北关派出所求助。老人告诉民警,自己腿脚不方便,子女又不在身边,住在玉泉镇瓦窑坡村,因村上道路崎岖,生活极其不便。现在自己另找了一处合适的住处,但搬家成了困难,希望民警能帮他搬家。听到老人的求助,民警立即驾车到达老人的居住地,把老人的物品搬到新住处,并帮他收拾妥当,民警还再三叮嘱房东,平时要对老人多加照顾。离开时,民警给老人留下了联系电话,方便他再遇到困难时随时联系。
  “孩子不在身边,真是想不出别的办法这才求助民警,没想到他们这么热心地帮我搬家,真是太感谢了。”看到布置整洁有序的新家,刘世忠老人激动地连连道谢。
  “作为民警,当群众遇到困难时,我们必须尽心帮助,才无愧于我们穿着的这身警服。”北关派出所民警苏小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甘谷县检察院 精准服务民营企业发展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通讯员杨凯丽 蒋滢】今年以来,甘谷县人民检察院以落实检察官联系企业制度为抓手,综合县域经济特点,强化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全力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近期走访民营企业主67人次,发放检企联系卡30余张,在走访中发现问题线索3件,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解决难题。
  该院加强组织领导,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检察长及党组成员发挥“头雁效应”,带头联系走访民营企业5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1次,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同时,主动对接需求,提供精准便捷检察服务,实行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全面收集梳理企业遇到的法律问题,及时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并坚持“慎捕慎诉”,优化企业发展法治环境,严格落实涉企案件一案一走访制度,及时关注涉案企业发展,将案件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宜昌:打造长江绿“金”水道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姚祎 宜昌为每年待闸停靠三峡坝区的各类船舶提供清洁岸电服务
  12月1日至4日,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理事会换届暨全国媒体“共抓长江大保护”宜昌行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来自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位地市媒体负责人参加。本报作为常务理事单位参加本次活动。活动期间,参加活动的媒体负责人和记者还分赴宜昌兴发集团、许家冲村、柏斯音乐集团等地,开展了“共抓长江大保护”宜昌行集中采访活动。

秭归港口车辆分拨转运忙
秭归县木鱼岛生态公园景观美如画
  宜昌,古称夷陵,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中游分界处,建制历史逾两千年。在湖北,长江似乎“偏爱”宜昌,其干流流经宜昌232公里,占湖北省长江干流岸线总长的近四分之一。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昌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把脉长江经济带建设。
  牢记嘱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宜昌,责无旁贷。
  近年来,宜昌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和视察宜昌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有力推动长江大保护工作,治理非法码头、开展岸线清理、推进生态复绿,让长江岸线绿意盎然。同时,综合利用岸线资源,让“黄金岸线”变成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的绿“金”水道。
综合施策 “擦”亮城市发展绿底色
  走进宜都祥印码头,树木成林,道路干净整洁,仿佛置身一个生态公园。
  “作业区只占码头的三分之一,绝大部分区域是环保设施和绿色植物,绿化率占比为22%。”码头主管尹卫国告诉记者。
  全市启动长江干线及支流非法码头整治行动后,祥印码头被划为规范提升类。公司先后投资近4000万元,进行安全、环保、绿化方面的升级改造。
  环境改善了,经济效益也日益提升。据尹卫国介绍,2018年码头吞吐量比改造前增加30%以上。
  这是宜昌开展码头治理的一个缩影。
  曾经,岸线码头因布局分散、设备陈旧、污染环境等问题,像一块块“色斑”,不仅影响宜昌这座城市的底色,也制约黄金岸线发挥效益。
  要根治沉疴,需雷霆手段!
  宜昌出台《宜昌市长江干线及支流岸线整治方案》,明确要求各县市区按照“规范一批”“取缔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开展市域范围内长江干线及支流岸线整治工作。
  随后,宜昌以主城区滨江岸线整治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启动码头治理工作。
  此后,宜昌又自我加压,将治理区域由长江干线延伸到清江、香溪河等;治理范围由非法砂石码头延伸到污染严重、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问题码头;治理目标由整治非法码头延伸到港口资源整合、长江岸线生态修复。
  据宜昌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副主任黄鸿介绍:“全市共取缔非法码头216个,码头数量减少三分之二,恢复岸线39公里,规范和提升码头55个,植树复绿1213亩。”
还岸于民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虽已入冬,但在宜昌秭归木鱼岛公园内,绿色植物依然生机蓬勃,廊桥亭台古韵悠然,文化气息十足。
  这个位于长江中的岛屿,曾经乱石遍地、杂草丛生,是一座令人揪心的荒岛。2018年,秭归县城木鱼岛至尖棚岭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开工,秭归投资约5000万元对木鱼岛进行环境景观提档升级,通过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将之打造成一个开放式休闲公园。
  今年10月1日,木鱼岛公园免费对外开放,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木鱼岛公园,一时间成为人们竞相前来打卡的“网红”。
  还绿于民、还生态空间于民,是宜昌的不变追求。
  2018年,宜昌出台《宜昌市全域生态复绿总体规划(2018-2020年)》,实施长江干支流岸线复绿、绿色通道提升、精准灭荒、关停废弃矿山和工程临时占地复绿等六大工程,要求将两年内关停取缔的码头、砂场、化工企业搬离后的区域全部复绿。
  两年来,宜昌根据江段特点、植被现状及复绿需求,科学规划,坚持全线行动、全域行动、全民行动,还绿于岸、还景于民。自2018年以来累计修复长江岸线88公里,全域复绿5.1万亩,不仅为长江竖起了一道绿色屏障,也为宜昌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健身的空间。
岸线治理 黄金水道变成绿“金”水道
  大量非法码头被关闭后,宜昌正常用砂如何保障?
  黄鸿介绍,做好砂石集并中心码头布局、建设,是巩固整治成果、防止砂石码头反弹的有力手段。截至目前,宜昌已经建立了6家砂石集并中心,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470万吨,目前还有4家正在开工建设中,2家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码头资源整合利用,岸线资源利用也更加科学有序。4月23日,《宜昌港总体规划(2035年)》取得交通运输部、省政府联合批复,为今后宜昌在岸线生态保护和有效利用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根据规划,宜昌港将分为六大港区,以绿色航运保障、推动港口一体化集约化发展、构建水公铁管三峡翻坝多式联运体系为重点,发展为具备“翻坝转运”“工业输出”“西部出海”“三峡旅游”四大功能为核心的现代化综合性枢纽港口。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宜昌正在守护好一江清水的同时,让黄金岸线发挥出更大的黄金效益!
(本版图片由三峡日报社提供)
宜昌兴发集团刘草坡化工园区在装载发往国外的产品
宜昌西陵区红星路小学生态小公民在江边捡拾垃圾
久久为功绘新卷 正是幸福梦圆时 ——武山县高质量书写脱贫攻坚答卷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
一周年特别报道
  这是艰苦卓绝的攻坚决战——数千名扶贫干部进村入户,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全面打响了一场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脱贫大会战。
  这是前所未有的减贫实践——一个个扶贫产业结出硕果,一片片田地变身“聚宝盆”,一座座村庄摘掉“贫困”标签,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
  时间的刻度,标注着武山县脱贫攻坚不断向前迈进的脚步,也见证着武山县干群勠力同心战贫困结出的累累硕果:
  2013年武山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56个,12.2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018年底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考核中均被评为“好”的等次;
  2019年底全县贫困村全部退出,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
  2020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武山县,迎着“蔬菜之乡”泥土的芬芳,追随武山儿女勤劳致富的号角,徐徐展开的是,武山干群合力擘画出的与贫困决战的壮阔图景。
  
  一群人,一条心,脱贫攻坚干劲足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武山县委、县政府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必须坚决完成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形成了县四大班子示范引领、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调度协调、县直部门行业扶贫、乡镇村组一线作战、驻村工作队精准帮扶的工作责任体系,实现了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制订出台了《举全县之力实现整县脱贫的意见》《武山县落实“四个不摘”巩固拓展工作成果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有力有效保障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冲在第一线、干在最前列。武山县建立了县、乡、村包抓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选优配强乡镇和贫困村领导班子,提拔脱贫攻坚一线干部255名,择优入编乡镇项目人员109名,选派156名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帮扶工作队长、313名帮扶队员、9716名帮扶责任人到村开展工作,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敢死拼命的精神筑牢了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
  今年以来,武山县把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作为重中之重,全县879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挂牌作战879户3514名剩余贫困人口和655户3150名脱贫监测人口,各乡镇作战1707户6936名边缘人口,聚焦“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逐人逐项对账销号,跟踪推动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到实处。
  此外,武山县抢抓天津市宝坻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深交所倾情倾力帮扶的重大机遇,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扶贫协作,累计落实各类帮扶援助资金超过1.58亿元。建立党政领导互访、干部双向挂职、专业技术人员交流机制;建立了宝坻经济开发区武山园、武山县驻宝坻区劳务联络站,武山农特产品入驻宝坻劝宝超市,在教育民生危房改造、产业发展等领域实施了一批项目,为武山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开展了“百企帮百村”行动,152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40个村,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格局。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景春燕 文/图
          夯基础,美环境,日子越过越舒畅
  果蔬香,猪牛肥,产业链上奔小康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武山县把产业扶贫作为拔穷根、稳增收的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落实产业扶持资金3亿多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蔬菜、劳务、中药材、畜牧、果品等特色富民产业和“五小”产业,形成了“蔬菜主导、多业并举”的富民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让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12月8日,记者来到武山县城关镇下庄村采访时,56岁的丁录桂正在韭菜大棚里为过两天覆膜做着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个棚里的韭菜在六月就种下去了,你别看现在地里啥也看不着,可是三层膜一覆上,长的速度快得很,再过一个月就能上市了。”丁录桂家是建档立卡户,丈夫去世得早,女儿出嫁了,家中如今只有她和儿子、儿媳、孙子。儿子外出打工,儿媳照顾孙子,丁录桂一个人种了两个韭菜大棚,每年能收入2000多元。“村里还给我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2017年我家就脱了贫,现在的生活过得很幸福。”她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再过一个月韭菜上市的时候,收购商就在村里广场上等着呢,卖菜不愁销路。”
  2020年武山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总产量132万吨,产值24.5亿元。为了延长产业链条,拓宽群众增收途径,武山县依托洛门蔬菜批发市场,大力推行农超对接、电子商务、定点直销等销售模式,第一时间把武山蔬菜推向全国市场。建设了洛门5万吨冷链物流、金鑫万吨冷链物流等项目,有效调节了市场供销;扶持金陇公司、森源果蔬等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蔬菜精深加工业,建立了“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了贮存、加工、包装、运销一体化的营销体系。如今,武山蔬菜已实现了“下江南”“闯关东”“走西口”,远销京津等20多个省、市。
  全产业链模式也被运用在武山的光伏扶贫项目上。在榆盘镇河程村,被群众称为“阳光存折”的光伏矩阵熠熠生辉。武山光伏发电扶贫项目负责人邓海强介绍,投资2.04亿元、总装机容量23.7兆瓦的光伏扶贫项目,已累计发电2738万度,产生效益2053.5万元,受益贫困群众3601户15897人,带动户均年增收3700元以上,156个贫困村村年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9万元以上。
  除了来自光伏发电的红利,武山光伏电板下面的土地也充满生机,已经栽种成长的油用牡丹即将产生收益。邓海强介绍说,电站还根据实际建设了鱼塘,养了一部分鸭和鹅。“养鸭子和鹅一个目的是除草,把鸭和鹅赶到太阳能电池板下,吃掉杂草,通过这种原生态的方式,既保护了当地环境,又不影响正常发电。”邓海强说。
  近年来,武山县引进了唐人神集团100万头生猪绿色养殖全产业链项目、重庆金地集团10万吨冷链物流暨观光采摘基地等一批农业产业项目,夯实了农业产业基础。
  除此之外,武山县还大力开展挖掘机、焊工等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劳动力5.08万人,年输转劳动力10万人以上,年均创收超过20亿元。特别是今年来,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制订出台了鼓励支持务工就业、援岗稳企12项硬核措施,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直达“保姆式”服务,发放各类奖补资金1597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已输转劳动力10.96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2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5亿元以上。扶持创办扶贫车间34个,带动300多名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通过多措并举,形成了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帮扶拉动、改革创新驱动、政策和保险兜底保障的多元支撑的群众稳定增收体系,助推贫困群众走上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的质量。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六盘山特困片区,武山县从扶“面”到扶“点”,从“大水漫灌”到“定向滴灌”,将政策、资金重点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集中力量推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12月8日中午,在位于武山县城南滨河路阳光水岸小区8号楼12层的一间96平方米的楼房里,30岁的陈爱红正利用午饭后的休憩时间给三个孩子讲故事。“三年前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只花了1万元,我们一家5口能住进城里这么好的楼房里。”陈爱红感慨地说。她告诉记者,搬到城里来之前,她们一家生活在沿安乡九棵树村,“环境脏乱差,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多数人家住的房子破旧……”2017年秋天,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陈爱红一家彻底变成了“城里人”。“大女儿在附近的小学上学,老二、老三都在上幼儿园,娃他爸在县城里的建筑工地上打工,每月收入稳定,住着这么好的房子,日子真是越过越舒畅。”陈爱红说。
  近年来,武山县投资4.29亿元,搬迁贫困户1465户7155人,目前已全部入住新居。累计改造危房10480户,投入5300万元,给1300户无能力建房的特殊困难群众政府兜底建房。2019年以来,对影响视觉形象的2142户旧房进行了维修改造,全县C、D级危房全部消除,圆了广大贫困群众的“安居梦”。
  基础设施建设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武山县强力推进水、路、房、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户户自来水、家家无危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天早上,黄俊喜的母亲忙完家务后,总要在自家新修的房子台阶上坐一阵,老人告诉记者,她做梦也梦不到这辈子还能住上一砖到顶的新房子,她嫁到黄山村快50年了,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现在到村里的路修宽了,还铺了砂石,就算雨天也不怕下不了山了。
  黄山组是武山县桦林乡朱湾村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海拔2100米,以前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大多时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半封闭式生活,偶尔下山也只能步行,修一砖到顶的新房子更是一种奢望,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村里的发展和村民脱贫致富。桦林乡政府决定首先解决村民最迫切的道路问题,今年村里出山的近3公里道路全部打通,并且铺了砂石,开了边沟,黄俊喜母亲的新房梦也成了现实。
  “以前修房子的材料都是用牲畜往来驮,有的地方还得用人抬,现在路修通就方便了,拉石头、砖瓦等建筑材料,出点运费,车就直接拉到家门口了。”黄俊喜说,“黄山道路修成后,不仅方便了黄山村的群众,附近村庄的群众务庄稼也方便多了,现在三轮车可以直接开到地边上。”
  据了解,近年来武山县累计投入资金5.13亿元,建成各类道路2250公里,建立了畅通全县、覆盖各乡镇、通达各村、硬化入户的道路体系,2015年率先在全省实现行政村通硬化路全覆盖,率先在全市实现所有通自然村道路硬化全覆盖。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要求,武山县重点聚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切实落实免试就近入学、两免一补、营养餐计划、特殊教育等政策;累计投入5.7亿元,实施了344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新改建校舍32.7万平方米,建立了双线三级控辍保学责任制,全县适龄儿童无一因贫辍学,贫困家庭适龄学生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武山县还在医疗保障上下功夫,全面落实资助参保、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全覆盖,行政村按要求全部分类建设村卫生室,全部达到脱贫验收标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在农村安全饮水方面,武山县还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55处,解决了344个行政村、1053个自然村、9.1万户、40.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和保障率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
后记
  2020年底,武山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预计2020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393元,较2013年增长114%,其中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2518元增加到2020年的8624元,增长242%。
  武山大地上,贫困渐行渐远,幸福越来越多。
  建设美好幸福武山是每一位武山人心中的期盼,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小康”的号令下,50万武山儿女必将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超常的责任担当,勠力同心,用智慧和汗水,向着小康之路奋勇前行。
八里湾中岔农耕文化园赋       □ 王存录

风 物 志
  泱泱中华,五千载阡陌劝耕,始于神农;郁郁中岔,数百代耒耜传承,日升月恒。察夫中岔形胜,地处八里湾凤凰山北麓,居上下岔、西南岔之中央者,名起之缘也。溯源追远,得名于明清岁次,序属通渭东乡、东南乡、崇德镇,建国后划辖甘谷之邑,乃八里湾镇一村矣。群峰叠翠,田畴成梯,溪水曲绕,塘坝交错,绿树成荫,掩映几重楼阁殿宇,佑护左邻右舍。古堡新颜,土墙碧瓦,如诗如画,若小舟泛游于波涛之上,镌述沧海桑田。举步闲游其间,柏槐深处,钟罄互闻,雕梁画栋,楼宇生辉;碑刻林立,名家竞秀,翰墨飘香,心旷神怡;农耕文化园,远绍上古先民之遗风,近创陇右农耕文化之先河,拓辟乡村振兴战略之新境。概览文化园创始之末,由程君世雄牵头,仁人志士献其策,族人齐心绘蓝图,于丙申十月十日肇始,历时两载余初成。观园之规模,古拙简朴,蔚为大观。农具兵械,分类陈列,尽现田园农家风貌,将中岔历史文明钩沉。火盆与陶罐,袅袅炊烟农家景;牨子与纺车,男耕女织田园图;粮票与算珠,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马灯与风箱,照亮风雨人生路,诉尽红尘万般情。酒坛与面柜,牧歌田园,耕云种月,把酒临风,依依话桑麻。弓箭与炮柄,先辈御外敌,保家国,铮铮铁骨照今朝。向馆而立,一方吉土,百里园田,郁郁绿树村边合,隐隐青山郭外斜。夕阳西下,田夫荷锄,相见语依依;童孙携手,盈盈笑语喧,好个阆苑灵秀地。呜呼!古迹添胜景,增辉中岔;璀璨农耕园,添彩甘谷。揽胜思古,沐浴春风,乡村振兴乃千秋伟业;资鉴教化,耕读传家,滋兰树蕙兮功莫大焉。斯文赋之,祈福纳祥,芳名万古。
“天水流芳”的青阳庄氏   □ 薛俱增

  深秋十月,正是北方叶落归根的季节,也是收获硕果的季节。我从陆上丝绸之路的节点“羲皇故里”天水,来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曾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这次东南之行一个重要的收获是邂逅了青阳庄氏。让我颇感意外和兴奋的是,青阳庄氏一脉的渊源居然就在甘肃天水。
  晋江青阳,古称“五店市”,因唐代开元年间,这里建有五间小餐店而得名。行走在五店市的状元街上,两旁都是闽南风格的红砖古厝(闽南话称房子为厝),其间渐欲迷人眼的却是“天水”二字。
  状元街1号“天官第”,是明朝进士、吏部官员庄一俊的官邸。街边有“天水堂”字样的指示牌,该是庄氏的郡望堂号吧?可惜我没有时间深入探访。
  柳青新宅,一座保留完整的四合院,主人庄铭岸,是一位旅菲华侨。大门石柱上刻着两副对联:
  “天水流芳绵祖泽,青阳卜筑翼孙谋。”
  “经著南华吟歌东越,派衍天水宅卜青阳。”
  “经著南华”无疑是著有《南华经》的庄子,“派衍天水”岂非指这青阳庄氏来自天水一脉?
  行走间,一座精美雄伟的建筑突兀于眼前——庄氏家庙。庙堂上供奉的列祖列宗,朝夕面对着一块高悬于大门之后的榜书大匾——“天水源流”。
  耳房内有位老者,鹤发童颜,独坐于几旁品茗,该是主人了。
  “老伯,请问这‘天水源流’的‘天水’二字怎么讲啊?”
  “啊,天水,是个地名。”
  “是甘肃的天水吗?我就从天水来。”
  老人肯定地说,他们庄氏就是唐末从天水徙居泉州的。他还给我找出几份庄氏家族的史料。当时太匆匆,竟未问清老人的名讳。
  据考,青阳庄氏先祖庄森,字文盛,河南光州固始人。唐僖宗光启二年跟随舅舅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择居永春桃源里,为闽南庄氏始祖。传到第九代,有庄夏,宋孝宗淳熙年间进士,历仕三朝,诰封永春县开国男,赐宅泉州。宋宁宗为其祖墓御笔丹书“锦绣山”,后世遂以“锦绣传芳”为堂号。元太宗三年,庄夏的侄曾孙庄祐孙(1211—1265)号古山者,徙居青阳,是为青阳庄氏肇基始祖。
  庄氏家庙,位于五店市青梅山之阴,占地900多平方米,面向北方,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嘉靖时遭倭寇焚毁,历代迭有修建。现为七开间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砖石木建筑,前后两进,规制崇宏,气势非凡。一般祠堂只有三开间或五开间,庄氏家庙却是极为罕见的七开间,可见其尊荣之无与伦比。泉州有句评论闽南祠堂的俗语:“塘东崎,檗谷大,庄厝祠堂盖南门外。”“庄厝祠堂”即庄氏家庙,“盖南门外”是说它在泉南首屈一指。
  门厅面阔五间,门开三面,中门油漆一片红,两侧门则是黑色。中门在一尺高的石门槛上又加了一道二尺高的木槛,为皇帝钦赐,意谓阀阅增高,门庭显赫。门楣上高悬着“状元”“会元”“榜眼”等一列金字牌匾。与闽南家庙一般都要“上门神”不同,庄氏家庙门上没有任何门神图案。据说这是因为庄氏在明代出过文、武状元,御赐“金马玉堂”,威望显殊,神鬼敬畏,不必画门神护卫。
  普通祠堂的天井多是平坦的一片石埕,而庄氏家庙的天井中间却砌有一条四寸高的甬道。特殊的规制当然是为了凸显地位的尊贵。原来,明代的布政使是一省最高行政长官,正二品,位高权重,尊称“方伯”,而青阳庄氏四代出了四位布政使,人称“四世方伯”。
  正厅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厅堂名“孝思堂”,神龛供奉着始祖古山公的画像。案桌上精美的青石香炉,据说是明代“海青天”海瑞的赠品。梁枋间挂满牌匾,除了一排“进士”“翰林”,还有“慷慨输将”“义勇可风”“民国元勋”等表彰庄氏抗战救国的匾额,昭示着家族显赫的历史。厅壁上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随处可见的家训格言,早已融入了后人的血液。
  青阳庄氏从一世祖庄祐孙开基,历经八百年,瓜瓞绵延,枝繁叶茂,俊杰辈出。仅明清两朝,就有文状元两名,进士十五名,举人十九名,贡生八名。其家庙正厅大门上有一楹联:“一榜三龙齐奋、五科十凤联飞”。“一榜三龙”,指的是嘉靖八年会试,庄用宾、庄一俊、庄壬春三人同科中了进士。“五科十凤”,是说从明弘治十七年至万历二十八年近50年间,庄氏一族五次科试各有两人同科中举。真可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庄氏裔孙遍布海内,数以十万计,仅载入晋江人物志者数以百计。史册中、街巷间,流传着一个个庄氏俊杰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著名者如:明代进士庄用宾(号方塘)兄弟俩率众抗倭,勇救万民,御赐“万古纲常”大匾;清代状元庄有恭躬身治水,修海塘,疏河道,防洪灾,被老百姓奉为“水神”;爱国华侨庄材鳅捐献飞机支援抗战,纵被日寇下狱也无怨无悔,一片赤子丹心,情系家国……
  “自祖宗积德百余年忠孝休声贻我后;愿孙子承家千万世诗书文采向人前。”这副明代状元、“泉州七大才子”之一的庄际昌所撰的祖龛对联,或可揭示庄氏一脉兴旺千年的秘诀。古语云:“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天水流芳”的青阳庄氏正是这样,忠孝传家,诗书继世,一路走到今天。
天 水 史 话
甘肃天水市博物馆绵延千载的历史与文化 □ 人民日报记者 银燕 ■ 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 双勾动物纹彩陶罐
■ 三兽足单耳红陶罐
■ 掐丝焊珠蟠螭纹金带扣
■ 陶舞马
  甘肃天水市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
  天水市博物馆现有藏品1.4万余件(套),其中三级以上文物1188件。博物馆展览内容以“走进天水”为主线,通过通史陈列和书画碑拓、瓷器、彩陶、铜器、宋墓复原等专题,展示“羲皇故里”天水市的历史和文化。
辛店文化 双勾动物纹彩陶罐
  双勾动物纹彩陶罐为加砂陶质,侈口,长颈,鼓腹。肩部有多种动物形象,如:鸡、猪、狗、鹿、羊。尤其是羊角的夸张变形,体现了畜牧业与捕猎是当时主要的生产方式。
  辛店文化是在甘肃发现的彩陶文化,生产方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此件双耳罐上丰富而极具艺术性的动物纹,就是辛店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最好写照。
齐家文化 三兽足单耳红陶罐
  三兽足单耳红陶罐是一件约4000年前齐家文化的器物。泥质红陶,敞口,短颈,单耳,下腹微鼓,三兽足。颈部饰四道刻画弦纹,腹上部有三个对称的钮状堆饰,腹中部有两组对称由九道锥刺纹交织组成的图案,腹下部饰一圈附加堆纹,口耳接合处并列三个钮状堆饰。造型特殊,尤其三只兽足,不乏生动之美,是少见的陶器精品。
  齐家文化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已经进入了早期青铜时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朝。人们对陶器的生产制造进入了新的阶段,很多器物用快轮制造。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器型,其中有一类为仿动物形象,比如枭面罐是猫头鹰的形象。此件器物的三兽足也是一种仿动物形象,但更为抽象。这类器物表明人类已经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关注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等很多自然形态。
二里头文化 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整体呈瓦形,上下两端外凸呈弧形,四角外突有穿孔,可系绳索。以青铜铸成主体框衬,四角钝圆,略呈亚腰形,上部略宽,下部内收,两侧各有对称环纽,主要纹饰为兽面纹,兽面上部有卷曲的眉,中下部有两斜目,底子空白处嵌绿松石。整个图案高度抽象,富有张力。
  二里头文化是以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考古遗址命名的,分为四个时期,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应属礼器范畴,主要流行于夏代,对二里头镶嵌工艺的研究和探索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受到文物专家的关注。它对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东汉 掐丝焊珠蟠螭纹金带扣
  掐丝焊珠蟠螭纹金带扣上圆下方,由扣首和扣身组成。扣首内两条小龙在扣舌槽两边相望,扣身有大龙一条,小龙四条,边饰绳纹、回纹。在外轮廓周边有14个小穿孔,其中一个小孔还残存有少量的金丝。龙纹造型夸张,气势飞动。其制作工艺为先錾刻成型,后用金属细丝掐成图案与金珠焊接一起,工艺复杂,纹饰繁缛。它是东汉时期高超工艺的体现。
  带扣是用来束缚革带的服饰装置。早期一般都为铜质,金银质较少。以金、银等贵金属经过精巧复杂的工艺制作的带扣应为贵族使用,而非普通人所用。汉代带扣前圆后方,受到匈奴文化的影响。类似的带扣在新疆、云南等地都有发现,有的镶嵌有宝石,非常精美。
唐 陶舞马
  陶舞马通体灰白,胎体细密紧实,头、颈、鞍等处涂红。马身备鞍鞯,头饰鞅、辔、勒,前左蹄弯曲提起,长鬃随马首潇洒地偏向右边,张嘴嘶鸣,缚尾,体态矫健奔放,骨骼雄劲有力,双目炯炯有神,仿佛正在随音乐翩翩起舞。当时的工匠以高超的雕刻技法,将这动态的瞬间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
  舞马最早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当时驯马戏中的一种。唐代是舞马发展的顶峰时期,开元、天宝年间,舞马的规模极为盛大,尤其是百戏表演进入高潮以后,百匹形体矫健、毛色美观的舞马就会进入角色,随着乐曲的节奏奋首鼓尾,欢腾舞蹈,跳跃旋转,为宴会增色。

        (文章转载自《人民日报》)
走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大道上 ——走进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榆树林场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 天水日报社联袂呈现
7

2020年12月9日 星期三
责任编辑:杨炜 编辑:王军
吴莎莎
  深秋,从天水出发一路向南,进入小陇山林区西南部,阴雨连绵却不觉寒冷,层层叠叠的山峦被浓郁的植被覆盖,这是长江流域温润气候的馈赠。品着秋韵,我们不知不觉从林区“过渡”到一个小村子,当车最终停在一个整洁的院中,我们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榆树林场场部。
  和此前探访的几个林场场部“隐居深山”大近相同,榆树林场的场部就在村上,我们到达时,场部大门对面榆林生态广场的戏台上正“吼”着秦腔,热闹红火。接待我们的林场负责人说:“榆树林场地跨徽县、两当县,特点就是林农交错,辖区有几十个行政村,林场的发展和地方政府、群众融合很深,我们是城乡共建、共同发展。”
  始建于1956年的榆树林场,历经2018年国有林场改革,目前总经营面积84万多亩。辖区属长江上游西南高山峡谷区,气候温润,物种丰富,雨量充沛。近年,榆树林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老国有林场”的责任担当,紧紧围绕幸福林区建设事业,认真实施“十大工程”,为职工办好实事,在林业产业建设、生态文化创新、场乡融合发展、职工民生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为小陇山建设幸福美好林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场乡共建结对子
【 守住绿水青山 】
【 打造“金山银山”】
  在榆树林场辖区的山林中穿行,目之所及,层林尽染,这莽莽84万多亩的经营面积,从何“访”起呢?林场负责人提议带我们走几个“点”,切实感受一下榆树林场生态经济、生态保护、城乡融合、幸福林区建设“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在一个小乡村,我们走进了榆树森林经营管理所。据介绍,该所的管辖面积有28万亩,是林场管辖面积最大的所。管理所小院后侧紧挨着的,就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一株古银杏树。“古”到什么程度呢?足有千年。连日阴雨,我们到达时,这株要17人才能合抱的古树已落尽黄叶,被秋雨浸润透了的粗糙枝干更显沧桑。
  千年古树,守望山林,见证嬗变。
  多年来,榆树林场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全场的中心工作,贯穿到全场林业建设、发展的全过程。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森林经营由木材采伐转向保护和培育,榆树林场采取封山育林、封禁管护等措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截至2019年底,全场共完成人工造林11.0万亩,封山育林6.0万亩,森林抚育13.1万亩。森林资源蓄积量逐年增加,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野生动植物明显增多,为林区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6月,省林草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复查组对榆树林场2019年度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展复查,对林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生态建设不断取得成效的同时,林场积极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稳步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截至目前,已组织实施森林抚育项目16.8万亩,开展人工商品林采伐项目0.35万亩,栓皮栎示范林建设项目968亩。
  生态资源要培育好,更要保护好、管理好。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林场坚持严格落实管护承包责任制,将森林管护任务分解到5个森林经营管理所(点)、落实到109名管护员身上,层层签订森林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共计115份;累计落实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11万余亩,划分责任区29个、落实管护人员29人;2020年上半年,完成了地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林权和生态保护红线的核对等工作。
  为“守住”绿水青山,林场坚持严格林地林权管理。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制制度、审核审批制度、公开公示制度、现场拨交制度和林地生产条件及植被恢复制度,确保使用林地合法合规。并狠抓森林防火,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完善应急预案,靠实工作责任,强化火源管理,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和地方政府联合推动群防群治,做好应急处置,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及局关于森林防火的相关指示批示和要求,特别是今年,暂停职工休假,严防死守,超常规开展工作,实现了森林火灾火警零发生的管理目标。
  离开榆树管理所,我们又“扎”进了滚滚林海,这浓墨重彩染就的山林,就是榆树林场几代林业人忠诚守护的“绿水青山”啊!
  榆树林场,山中有宝。此“宝”非金非银,也不是人参、虫草,却比任何有价的物质都更加珍贵,其赋予这片绿色山林的意义,可以说是无价的。此“宝”就是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和谐统一的徽县金徽矿业郭家沟铅锌矿矿区。这是榆树林场加强生态保护,全力引导矿山企业树立良好生态环保理念,建立绿色矿山,创新矿山管理模式而树立的典范。
  当我们一行探访“隐藏”在群山之中的徽县金徽矿业厂区时,无不被所见所闻深深震撼:按4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的花园式厂区与周边山林实现“无空隙”绿化美化,樱花大道、迎宾瀑布、劲松迎客、森林栈道等一系列观光景点,使工业建筑与矿区环境融为一体。即使在白天,这里也和周围的山林一样静谧,耳边只有鸟鸣而不闻机器轰鸣,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工厂、地上花园”。据了解,通过绿色矿山建设,金徽矿业实现销售收入12.78亿元,上缴税费1.67亿元,实现利润2.50亿元。预计2020年达产达标后,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上缴税费1.8亿元,实现利润约6亿元。2017年,金徽矿业被工信部评定为全国首批绿色工厂;2018年,被确定为“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甘肃省绿色矿山建设示范基地”。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徽矿业的发展宗旨,也是榆树林场生态严格保护的执着追求。林场将森林生态体验内涵建设与当地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在剡坝、洛坝、榆树森林经营管理所建立森林生态体验所,打造以“1廊”即百里樱花长廊,“1树”即古银杏树,“1道”即茶马古道,“2林”即红豆杉林和白皮松林,“2景”即绿色矿山、金徽酒厂,“3所”即剡坝、榆树、洛坝森林生态文化体验所为主线的森林生态文化体验圈,依托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
  今年7月29日至31日,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召开,榆树林场是现场会的第一站。局领导对榆树林场近年生态经济发展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林场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谋划全场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制定了《榆树林场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积极持续推动全场生态经济稳步、长远、高质量发展。
  ▲职工采摘木耳
  ▲局机关艺术团赴陇南慰问演出
  采访过程中,林场负责人话里话外出现最高频的词是“生态保护”,第二高频词就是“建设幸福林区”了。怎么建设呢?榆林林场给出的答案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职工增收,聚焦职工期盼,增进民生福祉。
  行车途中,一小片“奇特”的松树林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里的松树枝干造型奇特,就像是放大了几百倍的盆景,仔细一看,枝干之间还有铁丝牵拉着。据林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他们大力发展的造型苗木。为适应市场需求,榆树林场积极组织职工学习苗木造型技术,按照“因树造型、随机修剪、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原则培育造型苗木,初步规划设计了油松景观造型树5亩500余株,红豆杉、白皮松、华山松、五角枫造型苗木20亩1000多株建园项目,目前已完成造型油松大苗100余株。除了造型苗木,榆树林场的黑木耳也远近闻名。在剡坝管理所的电子商务中心展示室,陈列架上的山珍有数十种之多,除了“品牌明星”黑木耳,还有常见的各种野菜、干菜,极具地方特色的徽县炒茶,以及林区特产的腐殖土、苔藓、桦树茸。其中,最特别的是“红豆杉土鸡蛋”。据介绍,林场职工放养在林间的土鸡以红豆杉掉落的“红豆”为食,所产的土鸡蛋别具风味。
  据了解,榆树林场按照“抓两头(培育小苗和大规格苗)、奇、特、优(培育造型树和红豆杉)”的发展思路,培育绿化苗木。截至目前已育新苗30万袋,移植红豆杉1000株。为克服疫情对苗木市场的影响,创新销售机制,目前完成苗木销售收入50余万元,林副产品收入30万元。同时,紧抓职工自办产业,扩大电子商务范围,在榆树、洛坝、剡坝三个森林经营管理所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并持续开展木耳种植,打造榆树林场山珍品牌。目前在榆树、剡坝两个森林经营管理所种植木耳4万袋,预计产量1500斤,年收益8万余元,参与职工人均增收1000余元。
  与此同时,林场坚持为职工办好实事,不断巩固、发展、提升“为职工办实事”成果。在洛坝管理所,林场职工的“酒店式”公寓令人印象深刻:舒适的标准间套卫生间,房内原木色的家具清新雅致,电视、网络一应俱全。我们达到时,职工食堂正在准备当天的晚餐,透过大玻璃窗,能看到厨师正在炸油饼,明亮整洁的餐厅里满是油香,大家都笑着说:“一闻就是纯胡麻油。”除了提高食宿标准,林场还全面改造了基层取暖、卫生、洗澡、健康等生活设施,确保职工生活舒适,干事创业更有精气神。
  近年来,榆树林场职工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工作条件更是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林场认真实施国有林场林区道路建设项目,2020年实施国有林场林区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402万元,建设规模6.7公里;实施磨沟桥至磨沟村林区道路建设项目,投资300万元,建设规模5公里;实施马鞍梁至防火瞭望塔和木齐滩至潘桃子道路建设,投资102万元,建设规模1.7公里。目前,马鞍梁至防火瞭望塔、木齐滩至潘桃子、磨沟桥至磨沟村林区道路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一条条林业产业路就如同山林间的“动脉血管”,将为林场生态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天紧锣密鼓的采访结束了,夜幕中,我们驱车逐渐远离那一片温润的山林,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那莽莽林海,那融于村庄的森林管理所,那管理规范的木耳种植基地和商品丰富的电子商务中心,那花园式的绿色矿区,那造型奇异的松林和古银杏树,还有那酒店式的职工公寓……榆树林场守住了绿水青山,正在打造独具特色的“金山银山”,阔步走在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 建设幸福林区 】
垃圾有家我送它保护环境你我他 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