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10版:日报十版

12版:日报十二版

13版:日报十三版

14版:日报十四版

15版:日报十五版

16版:日报十六版

17版:日报十七版

18版:日报十八版

19版:日报十九版

20版:日报二十版

5版:日报五版

6版:日报六版

7版:日报七版

8版:日报八版

9版:日报九版

返回 2021年02月02日

厚德精医 患者至上

——武山县中医医院工作亮点回顾

天水日报      2021年02月02日     
  走过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感慨万千。过去的一年,武山县中医医院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统筹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健康扶贫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业务快速发展,在医院30年的成长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2020年,医院扎实推进党建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开展,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持续做好“四抓两整治”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为疫情防控和医院发展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院党委被天水市委卫生健康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县委宣传部授予医院“武山县公共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10月,武山县委为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促进公立医院改革、保障全县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建设,根据县中医医院改革发展和领导班子建设实际,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选优配齐新的领导班子。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紧紧围绕全面管党治党要求,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抓班子建设、带好队伍,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制定了《武山县中医医院党委议事规则》;对院领导班子工作分工进行调整,确定了各自的联系科室;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武山县中医医院党委议事规则》决策医院重大事项,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院党委会按照“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讨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确保各类事项在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决策,保证决策合法合规,更加科学化、制度化。
  为激发广大医务人员工作热情和爱院情怀,医院在做好“五必访”(慰问困难职工、生病住院职工及职工家属等)工作的同时,在春节、建党节、重阳节慰问退休人员,慰问高考金榜题名的职工子女,并开展5.12护士节、8.19医师节系列活动,“迎国庆”篮球、羽毛球比赛,党建知识竞赛和建院30周年暨庆祝元旦等活动,培育了武山中医医院精神。
疫情防控常抓不懈
  2020年春,新冠疫情来袭,医院职工和全国医务人员一样,放弃休假,积极请战,投入到疫情防控中。疫情发生早期,医院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对内全面排查并消除医院防护体系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全面筑牢医院疫情防控防线;对外加强防控宣传力度,以多种宣传形式提高公众防控意识,引导公众科学防范疫情。全院党员干部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成立了疫情防控10个工作小组,集中全院优质医疗资源和最强技术力量,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战疫”一线,哪里任务最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全体党员干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疫情防控、发热门诊运行和管理制度,形成了全员应战、上下联动、同步发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在医院党委的号召下,全院220名医护工作者递交“请战书”,主动请缨支援湖北武汉,组建了支援武汉后备梯队;全县疫情防控集中医学观察点投入使用后,选派的4名医务人员日夜坚守70余天,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60人。在抗疫一线,5名医护工作者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2人火线入党,由37人组成的预检分诊团队至今依然在坚守。在这支坚如钢铁的医疗队伍中,王金龙等被上级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杨红云等荣获“优秀护士长”、“优秀护士”荣誉称号;张利娟等20人获得“优秀医师”“先进抗疫者”“征兵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王会云家庭荣获武山县抗疫“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1名护理人员在2020年护理技能比赛中成绩优秀,被武山县工会、武山县红十字会予以嘉奖。
医疗质量持续提升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为不断提升医疗质量,该院全面落实十八项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等制度。为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全院各科室认真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开展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演练、手卫生消毒知识等相关的培训。同时,全院临床科室积极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及优势病种诊疗常规疗效评价;以行政查房为契机强化日常监管与检查考核;落实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通过院长行政查房、处方点评等工作,加大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的查处力度,严防医疗纠纷和责任事故发生,全年无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发生。
  为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医院护理部在承担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集中医学观察点等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继续推行“6S”管理,实现物品管理、药品管理、器材管理的规范化;继续深入落实病房责任制护理,每个月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每季度继续评选“护理服务明星”,全年共评选出36名护理服务明星;重新修订了《武山县中医医院护理部各项规章制度》,让规范护理制度有据可循。医院客服中心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服务宗旨,在导诊台实行首问负责制,开展各项便民措施,提供主动服务、人性化服务。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客服中心承担着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他们夜以继日,四季坚守,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督促进出人员正确佩戴口罩、进行扫码测温、详细询问旅居史,严把“入口关”,真正将优质护理服务落到实处。
  为提高中医诊疗和护理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医院积极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共计为26330人次实施了穴位贴敷。同时,有意识增强护理人员在分层级培训中的中医基础知识和中医技术操作培训。医院现应用于临床的中医护理技术有36项,主要是耳穴压丸、拔火罐、穴位贴敷、艾灸等,全年中医特色技术服务301492人次。
学科建设硕果累累
  斥巨资加强硬件设备、设施建设,为医疗业务的开展奠定基础。2020年,该院门诊楼和住院楼完成改造提升,斥资680余万元为临床和医技等科室申购、安装、验收医疗设备及辅助设备共计494台件;疫情期间斥资233余万元采购移动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后备救治定点医院隔离病区中心供氧等设备244台件。2020年3月,总面积3200平米的康复科顺利搬迁,康复治疗训练中心投入使用;8月,投资52余万元的交流报告厅建成,可以容纳300多人;9月,康复综合楼投入使用,外科系统和投入800万元新建的层流净化手术间顺利搬迁。
  新技术、新业务,是医疗发展的动力。在完善硬件设施、设备的同时,2020年医院临床科室申请新项目3项(包括骨伤科2项,妇产科1项),护理小创新4项(骨伤科、手术室、外科、妇产科各1项),共发表省级论文3篇;骨伤科在首席专家张功林、骆文远等专家的指导下新开展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术、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显著;妇产科邀请省妇幼保健院专家龙丽霞主任定期来院坐诊,指导业务工作,积极开展妇科腔镜手术(子宫全切、次全切,宫外孕,卵巢囊肿等妇科腔镜检查),对医院专科建设发展与业务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2020年,医院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新成立了肛肠科、皮肤科和眼科,填补了学科短板;各科亚专业组正在形成,中医适宜技术更加精准有效,医院骨伤科、儿科、康复科等临床科室医疗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合理化发展,大综合、强专科局势初现雏形。
  为给老年人建设一个集医疗、保健、康复一体的医养结合中心,武山县中医医院通过政协会议提案、积极争取、及时上报、多次协调,提交的武山县医养结合中心提案已呗列入县“十四五”规划,并完成可研报告和方案,进入前期改造准备。
健康扶贫成绩显著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医院依据工作实际,靠实帮扶责任,助推脱贫攻坚。78名帮扶责任人助推洛门镇各村和四门镇周湾村的精准脱贫工作。党委组织各支部、各科室人员多次深入帮扶村开展脱贫攻坚暨结对共建工作,指导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业等富农产业,得到了帮扶村群众的一致好评,帮扶村通过验收如期脱贫。
  同时,积极开展下乡义诊、健康扶贫工作。2020年共参与或组织下乡义诊7次,诊治患者500余人次。医院48名家庭签约医师共计服务5475人次,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医保政策变化较快,院医保办联合质控科、财务科、医务科、护理部对现行收费项目情况逐条进行梳理检查、对不符合收费项目内涵的收费项目坚决予以剔除,要求各科室严格执行《天水市基本医疗服务价格》(2017版),严格按照医疗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及其说明等规定进行收费,杜绝不合理收费和串换项目收费,减少医保扣款风险,切实保障医保资金安全运行。2020年共为2601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患50种重大疾病的城乡参保居民住院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垫付资金约1127.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