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05版:A05版

06版:A06版

07版:A07版

08版:日报八版

返回 2021年06月09日

学悟百年党史 奏响青春之歌

天水日报      2021年06月09日     
  □甄芹娟
  夜已经很深了,坐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的人时而眉头紧蹙、若有所思,时而掩面思索,喃喃自语。终于,他长舒一口气,像下了很大的决心,提笔写下“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是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一个片段,这人便是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李大钊先生。光阴荏苒,物换星移。斯人已去,音容宛在。百年之后,他的文字,他的声音,他的志向,却穿越时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去攻坚克难、孜孜以求、奋进拼搏、汗洒青春。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百年之前,为探索救亡图存的治国之道,寻找觉醒国人的思想理论,无数有志青年远离故土,漂洋过海,赴西洋乃至东洋求学。又有多少爱国青年为寻求救国之良方,开中国之民智而“改其志”。他们以笔为矛,创刊立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心系家国、胸怀天下,不畏牺牲,赴汤蹈火;他们反抗封建,他们立志叫“日月换新天”,他们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青年。作为当代青年,要有肩挑使命、心装责任、不惧风雨、迎难而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做到“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奉献是青春的特色。1927年,38岁的李大钊在就义前的最后一次演讲中说:“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同年,陈独秀29岁的长子陈延年宁死不跪,被国民党反动派乱刀砍死;第二年,26岁的次子陈乔年从容赴死。为纪念他们,安徽合肥有条路叫延乔路,路的尽头便是繁华大道。他们将青春献给共产主义,将生命奉献于人民。那么,奉献是什么?鲁迅先生说:“我中华之今日青年,立鸿鹄之志。”百年之后,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牺牲的山东援鄂护士张静静,在战疫一线日记中写下“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的心愿。他们,以青春之我、聚沙成塔,于奉献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担当是青春的本色。青年人的肩上不仅有清风明月更有家国担当。17岁的毛泽东曾向父亲立下铮铮誓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而后,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作为一位革命者的初心与使命。百年之后,在抗疫战斗中,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长辈们说:“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我们在教科书上匆匆读过的片言只语,却是革命先辈们为之奋斗拼搏的一生。”学史,不是匆匆背下书页上冷冰冰的理论而不作任何思考,而是要细细品味党史带给我们的精神、思想上的冲击与震撼,让理论与革命先贤们的事迹相融合,或许枯燥的理论也因此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所强调的话,我想与广大“青年”共勉。
    (作者单位: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