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05版:A05版

06版:日报六版

07版:日报七版

08版:日报八版

返回 2021年07月13日

难 忘 恩 师

天水日报      2021年07月13日     
        □ 贾调英

  岁月无情,韶华易逝。在微信群得知顾新民老师离世的消息,我的心碎裂成屑。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回想与老师的初见与别离,有着幕启之喜和落幕之悲。
  1983年初秋,我成为顾新民老师的学生。彼时,刚毕业于西安体院的他,20岁出头,更像我们班45位兄弟姐妹的兄长。作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我们女生对男老师的观察与审美,有着特有的挑剔,顾老师毫无悬念成为我们心中卓尔不群的“标准男”,他身材高大魁伟、体型健硕匀称、脸庞英武俊朗、气质笃定沉稳……授课时,他西装革履、温文尔雅;训练时,他运动服加身、现身说法;交流时,他不分彼此、平易近人。
  当时,刚恢复招生的天水师范学校尚在伏羲庙院内办学,仅有87届体育、幼师两个班共90余名学生,教育教学条件非常艰苦。顾老师因陋就简,利用殿堂之间的空地指导我们训练。1985年学校搬迁到藉河彼岸正在建设中的新址——天水第一师范学校,那里却更像一个马达聒噪、尘土飞扬的大工地。孤零零的教学楼周围,是一望无际的麦田,连个洗澡的地方都没有。在顾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边积极训练,一边参与建校劳动。每开辟出一片窄瘪的沙土地,我们就多出一片梦寐以求的训练场……青春的我们,就在这样一位青年男子的示范、引导、呵护下,在泥土中“摸爬滚打”。但从未听见有人叫苦叫累,因为顾老师始终和我们在一起。
  当时,我是武山一中篮球场上最活跃、技术最全面的投手之一,免不了被人关注。即使后来离开母校到师范深造,我的专业水平在全班也是数一数二的,凡是我参加的项目没有不拿第一的。但这些成绩和光环的背后,是顾老师对我严苛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想来,那些点点滴滴的付出仍历历在目。
  记得一次,我意外摔伤了右臂,因不想让老师担心,便瞒了下来。训练时,顾老师发现我总是躲避高难度的动作,甚至连基本的发球也一再退让,感到非常不解。
  “你怎么突然变娇气了,连一个球也发不好?”顾老师口气严肃。
  听了他的话,我感到十分委屈,没有吱声。
  后来,他发现我手臂上绑着纱布,态度立即缓和了许多,不仅教了我一些恢复治疗和增强体能的方法,还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你是咱班上的一块宝,要好好养伤,争取为学校多得荣誉。”
  一句话,如春风化雨般缓解了我的情绪。在他的正确指导下,我坚持带伤训练,积极参加了市中专中技运动会、市环城越野赛、校运会,并全都拿到了个人第一。即便是篮球、乒乓球、体操、足球、武术等项目的学习训练,我也名列前茅。
  那个时代,中国体育和中国新时期文学一样,正在华丽转身,谁也不知道,我这个别人眼里的所谓校园“体育明星”,会常常躲在教学楼的封闭楼道里偷看文学书籍。顾老师发现我“不务正业”后,多次拎着接力棒把我赶到操场训练,并教训我:“喜欢文学是好事儿,但眼前最重要的是备战中专中技运动会。”我当时颇不以为然,感觉他实在管得太宽了。但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十多年以后的某天,顾老师在微信中对我说:“你不是喜欢文学创作吗?89届普师一班有一个你的师弟,叫秦岭,他现在天津工作,已经是很有名气的作家了,文章写得非常好,我去天津时还和他一起聚过。我把他介绍给你,让他多给你指导指导。”
  在顾老师的引荐下,我和校友秦岭在微信中“重逢”。从那时起,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了秦岭的《皇粮钟》《女人和狐狸的一个上午》《杀威棒》《日子里的黄河》等大量小说和散文。也许是拥有共同的校园经历和旧日时光,我不仅很快理解了他作品的内涵,自己在观察生活、开掘主题、把握语言时也有了新的见解和感悟。秦岭看了我写的一些散文后说:“你的文章越写越好了!”
  “一壶浊酒喜相逢”。2007年,我们在天水组织了一次毕业二十周年同学聚会,顾老师在发言中说:“今天的聚会,大家不谈职务,不谈经济,只谈纯真的同学情、师生情,一起分享20年来各自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验……”这番话,像凌空飘洒的甘露,清新明快。每位同学,无论为仕腾达还是执鞭讲台、无论人生得意还是举步维艰,都听出了为师的绵绵期许、为兄的赤诚情怀。
  酒杯里,伏羲庙的古柏投影作证;歌声中,南山顶的白云悠然为注。
  微信时代,天各一方的我们“天涯若比邻”,我们随时能和顾老师一起分享盛年的光影琉璃。他的女儿顾倩是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每次收看顾倩主持的节目,我总会想到两个字——家风。有情怀的家,屋檐下必然惠风和畅。顾倩的双胞胎儿子在北京出生后,顾老师晋升“著名”外公,我们在朋友圈一起为他点赞。
  “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2018年5月,正是武山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我得知顾新民、芦建峰、李爱平老师将偕同家属和友人来武山观光旅游,心想终于可以尽地主之谊表达内心的情分了,可我没想到,他们为了不给我增加负担,早已自行登记了住宿并吃过了晚饭……翌日,我们全家参与,陪同师友们参观了武山近年来鼎力打造的油菜花基地、品尝了龙台特有的农家菜和无公害冷水鱼。时光的分分秒秒里,我们一个个笑容灿烂,如人生的某个季节,蓄满了油菜花特有的芬芳。
  “这里太美了!我们还会来的。”顾老师说。
  “我们还会来的。”老师的话语,还在耳边,可面前已不再有他的身影。
  看着顾老师如旧的遗容,我的耳边一遍遍回荡着昔日他对我的教导和关怀,这让我一时间不知今夕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