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05版:日报五版

06版:日报六版

07版:日报七版

08版:日报八版

返回 2021年07月15日

开展对日空战的重要阵地

天水日报      2021年07月15日     

中国空军重要基地和训练中心
  1937年底,苏联援华的飞机和志愿分队经新疆和蒙古抵兰州,在此编组分遣全国各机场,其中有一组分到西固机场,培训中国空军,接受轰炸机、驱逐机的培训和训练。“西固机场远离前线,比较安全,有适应飞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东南西北都可降落,又有良好的设施。”毛祖军说,此后培训合格的空军陆续奔赴多地,与日军开展空战。
  1938年底,国民政府空军专司实战训练的驱逐机教导总队迁至西固机场,轮训驱逐机飞行员。当时国民政府筹建国家航空教导队,聘请苏联教官培养中国空军。苏联教官从轮训驱逐机训练逐步扩大到战斗机轰炸机。受训的人员都从内地调来,学员们在苏联教官的严格训练和指导下,很快掌握了飞行技术,学会了在空中翻滚、俯冲、射击、轰炸、侦察及逃生等技术,还学习气象、领航等技术,陆续培养了一批批空军飞行员,到抗日前线同日军进行空战、轰炸、侦察任务。兰州机场群一度是中国空军重要基地和训练中心。
  毛祖军表示,当时,为保证苏联飞行员、教练的生活,西固飞机场与地方协商腾出当时西固城最好的房屋张家大院土木结构的二楼让他们居住,院落宽敞整洁,可供苏联飞行员、教练员操练和运动。“据了解,当时机场的食堂常年肉食不断,都是从周边农户家现买的羊、猪、鸡,还在西固中街专门设立了‘河北饭庄’,配有专门厨师,饭菜多样而丰盛,供飞行员、教练员就餐,尽力保证他们的饮食。”

西固飞机场北界附近现为一地标性建筑
  “1937年年底至1943年,日军多次派空军轰炸兰州机场群,中国空军将士和苏联飞行员驾机迎敌,与日军开展激烈空战,在中国空战史上留下可歌可泣的一页。”毛祖军说。
  1937年11月5日,7架日机从山西运城起飞首次空袭兰州,在兰州机场投下数十枚炸弹后离去。当日日机从北平南苑机场飞抵兰州机场进行轰炸,中国空军起飞迎敌,地面密集的高射炮开火阻截,揭开了兰州上空保卫战的第一页。此后,日本飞机在近6年时间内共入侵兰州1100余架次。
  1939年2月20日,日军飞机从运城起飞袭击西固机场,日军出动轰炸机,企图消灭中国空军飞机于地面。兰州苏联志愿者和中国空军与日机开展空战。在这场战役中,日军遭到重挫,但也有不少苏联志愿者和中国飞行员在空战中以身殉国。
  此后,日军也没有放弃过对西固飞机场的破坏。1939年春,南山地区无极教教匪利用扬沙天气黑夜来袭,千余名教匪先攻下西固城,然后转攻机场。由于机场方面提前截获情报,做了较为充足的准备,在双方交战过程中,由机场工作人员组成的作战队守护飞机、弹械及汽油,数次反击教匪,教匪被击溃,保住了机场,但却有4名机场人员牺牲。事后经军方追查,原来是日本间谍收买了无极教所为,此后便加强了对机场的保卫工作。
  毛祖军说,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中苏飞行员,194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在西固城西门北侧建造了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下款中华民国三十二(1943年)年立。“遗憾的是,这个纪念碑没有留存遗址,而曾经的西固飞机场也历经社会变迁不复存在,其曾经的所在地也没有遗址留存。”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超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