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巾帼风采 勇当致富带头人
——记秦安县云山镇云山村成巧桂家庭
天水日报
2021年08月20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余碧波
她是一位农村妇女,曾经在服装厂打过工,当过保姆,开过饭馆,卖过蔬菜。凭着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上进心,创办了秦安县三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核桃基地,带“火”周边经济,帮助村民走上致富路。她就是秦安县云山镇云山村村民成巧桂,她的家庭被评为2020年全省最美家庭。
年少打工 饱尝辛苦
8月15日,走进秦安县三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翠绿,这里的有机蔬菜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成巧桂正和几名工人在大棚里忙碌着。
今年41岁的成巧桂,17岁初中毕业后,像当时大多农村孩子一样,离开家门,走上了到城市打工之路。“我先后在云南、石家庄等地的服装厂打工,每天都很辛苦,但一个月下来才能挣二三百元。2002年结婚后,我和老公在云山镇开了家饭馆,由于生意不景气,2008年便去北京当了两年保姆,2010年回到家乡,开了一家蔬菜超市。”
心系家乡 回报桑梓
2017年,手头有点积蓄的成巧桂回到村里开启了创业之路,她和另外一位村民合伙开办了一家养鸡场。一年后,成巧桂把红火的养鸡场过户给合伙人。
“我当时想成立合作社,就是希望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2019年2月,成巧桂成立了秦安县三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入股分红”的模式发展绿色种植和生态养殖。 “刚开始,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我,连亲戚朋友也劝我,一个女人,又没多少文化,没必要太逞强,但我想既然决定了就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成巧桂用坚定的语气说。
成巧桂承包了村里200亩核桃园,利用云山村农特产品销售中心平台,带动30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解决了村里一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在镇政府和镇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她的合作社进入了发展快车道。2020年9月,云山高山核桃获得了大丰收。
成巧桂又利用云山村高海拔、温差大、日照足的地理优势,整合土地资源50亩,新建有机蔬菜大棚10亩,草莓大棚3个,苹果园20亩,樱桃园10亩,配套养殖林下散养蛋鸡2000只,逐步形成集餐饮、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产业格局,带动当地村民共同致富。
为扩大规模,突出企业带动责任,成巧桂又带动50户有致富动力的贫困户,免费为他们提供鸡苗和技术,和农户签订协议,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此外,她还带动35名建档立卡留守妇女参与云山村电子产品生产扶贫车间,结合当地村情实际,制订完善帮扶增收措施和计划,以食用油、土鸡蛋、花椒、农家土醋、核桃等为主的系列农产品销售,户均月增加收入1500—2000元。同时,针对2019年整体苹果市场不景气造成的苹果难买问题,成巧桂通过自己的农特产品扶贫专递代办点,为当地销售了8万多斤苹果。
家庭和睦 夫妻恩爱
“我从十几岁开始外出打工,到回乡创业,说实话一路走来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成巧桂告诉记者,无论是当初开饭馆,还是如今办合作社,丈夫及家人都一直支持她,这成了她最大的精神支柱。“我们外出打工时,公公婆婆在家照顾我的一双儿女。如今,他们俩都70多岁了,每天都来合作社给我们帮忙,我打心底里感激他们。”
谈及自己互敬互爱的家庭,成巧桂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比起成功的事业,她更珍惜的是家人之间平平淡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