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05版:日报五版

06版:日报六版

07版:日版七版

08版:日报八版

返回 2022年02月24日

川王镇:

乡村建设和文明实践“比翼双飞”

天水日报      2022年02月24日     

  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城乡发展品质显著提升,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更加文明和谐,群众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水平、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推进乡村建设,突出乡村布局优化、土地利用节约、特色产业发展,挖掘历史文化,保留乡土风貌,传承乡村记忆。加大乡村建设投入力度,完善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刘晓亚
  “现在日子真格舒坦,新修的房院宽敞明亮,新铺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健身广场设施齐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农民人过上了幸福生活。”2月16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川王镇海湾村74岁村民马世魁晒着太阳说起村上的变化。
  马世魁所在的海湾村是易地搬迁村,100多户院落规划整齐,学校、广场、道路和排水渠等各项设施完善齐全。村广场上,几名年轻人正在打篮球,孩子们有的玩滑板,有的在健身器材上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广场。
  “自从住进新房子,生活环境好了,交通还方便,孩子上学不用走山路,大伙的日子越过越美气。”海湾村村民马继平夸赞道。
  近年来,海湾村大力推行“村两委+驻村帮扶工作队+党员+群众”治理模式,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打造生态文明、美丽宜居村庄,努力提升人居环境满意度,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海湾村2020年被命名为省级卫生村,2021年被列为县级乡村建设示范村,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把海湾村建设成新时期乡村建设的亮丽名片。”海湾村党支部书记马成自信满满。
  川王镇在乡村建设上按照山水林田路房“一盘棋”、人业文景村“一体化”思路,对乡村公共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乡土文化等进行规划设计,围绕“庭院美、村容美、田园美、生态美、产业美、乡风美”抓好示范建设,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以“小厕所、大民生”理念推进完成8个村824户改厕工程,以“巷长制”和门前“三包”为抓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向综深发展,清理河道沟渠5公里,清理垃圾10余吨,拆旧复垦2户,拆除危房5处、残垣断壁67米,清洁更换污损广告牌6个,清理更换张大路冯家至峡口段枯树120余株,修缮道路两侧绿化美化带10处,让全镇美起来、兴起来、富起来。
  “我们不仅要建设美丽富裕的新农村,还要在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着重加强文化建设,把文明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川王镇副书记马生宝说。
  “村上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免费理发,用参与公益活动所得的积分换取生活用品,还可以在闲暇时来这里下棋、学琴、学书法、学画画。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村上年轻人聚众打麻将、惹是生非的现象没有了,邻里之间的纠纷少了,村风民风逐渐文明起来,新农村呈现出新气象。”川王镇川王村村民王清龙高兴地为新风气点赞。
  川王镇按照“14534”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全镇建立1所16站、17支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注册人数702人,建成马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基地1处,川王村、哈沟村、西崖村、关河村积分超市4家,服务范围涵盖全镇。“今后川王镇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统领,指导各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为建设文明乡村和乡村振兴传递文明实践‘正能量’。”马生宝说。
记者手记:
  张家川县川王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全面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抓好乡村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等,让乡村建设和文明实践“比翼双飞”,把美丽、文明、富裕的新川王推向张家川新时代建设与发展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