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耕忙 蔬菜大棚春意浓
天水日报
2022年03月11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特约通讯员王玉芳 鲁垚 马辉】春季既是温室大棚蔬菜加快生长的重要季节,也是露地蔬菜整地播种、育苗定植的关键时期。目前,清水县红堡镇白驼河流域的果蔬种植基地的蔬菜长势喜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红堡镇白驼河流域,一座座大棚排列整齐,棚内种植户辛勤劳作,棚外空地上正加紧建设新的大棚。盛园瓜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张爱学在大棚内翻整着土地,虽然棚内的高温让他汗流浃背,但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年红堡镇在村里建了50座大棚,成立了万寿菊育苗基地,我承包了20座,基础工程现在已经结束,就等合适的播种时间。”
同样,西城村村民黄小林也在大棚内忙碌,他一边采割大葱,一边高兴地说:“我是从去年二月份开始承包大棚的,成本费是400元左右,春季育苗,六月份就能销售栽种,八月份售卖,秋季大葱售卖完之后,次年春季又能售卖一次,比秋季的价格更高。现在的零售价是五元一斤,批发价三元多,大棚内栽植的大葱和蔬菜效益要比露天的高出一半哩。”
笔者看到,香菜、辣椒、番茄等蔬菜的育苗工作已经结束,棚内的幼苗整齐排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在阳光的沐浴下,大棚里面春意浓浓。
据红堡镇副镇长刘少春介绍,今年全镇农业生产工作坚持早谋划、早启动、早实施,万寿菊育苗、大棚搭建等各项工作都已启动。“镇里计划在白驼河流域新搭建大棚200座,其中冬暖式大棚50座,普通大棚150座,力争把白驼河流域打造成全县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后期还会引进提子、矮化大樱桃、奶油草莓等品种,使设施农业成为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钱袋子。”
如今,红堡镇的设施蔬菜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优势产业,不仅丰富了城乡群众的“菜篮子”,也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通过多元化的种植模式,村民们一年四季都有蔬菜销售,实现了“一地多用、一年多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