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开班第一课” 谱写人生新华章
天水日报
2022年03月11日
郑明
自201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六次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亲授“开班第一课”,聚焦不同主题,系统阐释“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这是总书记送给年轻干部的“成长手册”——2019年春季学期: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2019年秋季学期: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2020年秋季学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021年春季学期: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2021年秋季学期: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2022年春季学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谱写人生新华章。
忠诚是为政之魂,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忠诚是根基。总书记反复强调: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从2019年3月“开班第一课”要求年轻干部“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到2021年3月“开班第一课”要求年轻干部“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再到今年“开班第一课”要求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我们党一路走来,由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广大党员尤其是年轻干部要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胆忠心,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无比忠诚。
干净是立身之本,要守住拒腐防变底线。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净是底线。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和场合,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要层层设防、处处设防。从2019年3月“开班第一课”叮嘱年轻干部“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到2021年3月“开班第一课”要求年轻干部“时刻警醒自己,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再到今年“开班第一课”提醒年轻干部,要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为政清廉是党的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们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抗战时期,美国记者斯诺访问延安,赞叹我们党的领袖廉洁奉公、勤俭朴素的作风,称之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今天,坚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依然是领导干部必须坚守的基本底线。
担当是成事之要,要练就过硬斗争本领。有职就有责,有责要担当,担当是使命。总书记在一次次开班课上,具体阐明年轻干部需要练就的不同本领。从2019年3月“开班第一课”叮嘱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到2021年3月“开班第一课”要求年轻干部“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再到今年“开班第一课”告诫年轻干部“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最需要的是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邓小平同志当年在南方谈话中最后一句话强调“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这句话意味深长,实际上是对党、对党的干部语重心长的政治交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格局。年轻干部学会担当,就要培养“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情怀和抱负,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既要有担当的宽肩膀,也要有斗争的巧艺术,还要有成事的真本领。
在天水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党员年轻干部在机遇面前要主动出击,在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工业强市等工作中积极担当作为,在疫情防控、创建文明城市、社会治理、防洪救灾等存在的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舆情处理、扫黑除恶等存在的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为天水“十四五”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作者系中共秦州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