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05版:日报五版

06版:日报六版

07版:日报七版

08版:日报八版

09版:日报九版

10版:日报十版

11版:日报十一版

12版:日报十二版

13版:日报十三版

14版:日报十四版

15版:日报十五版

16版:日报十六版

返回 2022年03月15日

遥忆农历二月十九蒋家湾

天水日报      2022年03月15日     
  □ 张永强

  “强娃,起来,爷爷今天去蒋家湾逛庙会,你去不?”清晨的第一道阳光拂过白纸糊的窗棂,还躺在热炕上、沉浸在温暖被窝里的我就被爷爷叫醒了。我揉着眼睛迷迷糊糊说道:“去呢去呢,爷爷把我领上!”“啊,领上,领上,赶紧起。”爷爷笑呵呵地说。洗漱停当,吃了奶奶做的馍馍,喝了鸡蛋糊糊汤,我们就出发了。
  蒋家湾村隶属白家湾乡,位于甘谷县城西南7公里的山区,我家在县城西郊白云村,同属城西,也需长途跋涉。爷爷带着我,和村里的老友一同出发,我们走上大渠,经过田间小路,穿过大沙沟,沿着何家沟,直抵河谷深处。至此,才真正开始爬山了。
  甘谷南山陡峭,为秦岭西麓,前往蒋家湾需沿着盘山的羊肠小路翻越多座山峰,也有通车大路可直抵,却少了诸多意趣。“强娃,你看这路像什么字?”“什么字,认不得。”“之字嘛,这个是不是撇折……”从小到大,跟着爷爷出门,随时随地都会被提问,或字词或诗文抑或是书法,爷爷深谙授学于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道理。
  沿途而上,有山羊食于峭壁,有老鸹鸣于深涧,偶有农夫匐于梯田、窝铺坐落山巅,村落起伏之间,桃李杏桑之树鳞次栉比。而目前能吃的只有酸枣儿,若是夏天,乌龙头、野草莓随处可见。农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诞,时令介于春寒料峭与杨柳三月之间,寻幽山林,不止于祈佛赐福,亦是踏青散性的佳期。一路之上,遍地学问。偶遇窟圈和洞穴,爷爷就会讲瞎狼等食、白猿偷桃等故事,一曰勿懒二曰守孝。看到山民从深涧蹒跚挑水,我更加体会了山区生活之艰辛。
  蒋家湾北依陇上名胜大像山,南临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古风台太昊山,农历二月十九对于蒋家湾而言,是一年一度的狂欢。
  村内胜地善华寺始建于北宋真宗年间,每逢庙会县内居民朝拜者络绎不绝。如同昔日伏羌才子李则广撰联所书,“街头童谣天坠粮就是这个菩萨,乡里老曰地聚宝并非别的所在。”我们跋涉至此,已是晌午。善华寺为佛道并存、一寺两院的庙宇,既有北殿的菩萨,亦有东殿的八爷,还有广受乡邻供奉尊崇的马三将军,庙门之上高悬原中书协副主席、书法家刘炳森先生题写的“善华寺”三个大字,古朴而庄重。
  记忆中庙门阶下有池塘及合腰粗的大树,不远处即为大戏台,平日里用作麦场,到了农历二月十九就是看台与商场。善华寺的庙会为甘谷近郊开年之始,数九寒冬的沉闷,被一声声秦腔吼得荡然无存。
  农历二月十九善华寺的龙华会牵动着半个甘谷县,南北两山、东西两川的香客游人、商贾小贩从四面八方的官道小路盘桓而来,或为拜佛祈福,或为转山游春,或为摆摊营利,或为看戏采风,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人们脱下棉衣换夹衣,呼朋唤友来踏青,春天的气息汇聚在太昊故里,悠远的民俗飘荡在陇右山川。放眼望去,此刻的山门前更是人头攒动、川流不息。论吃,只凉粉就有洋芋粉、豌豆粉、绿豆粉、扁豆粉、荞粉等数十种,还有呱呱瓤皮擀面皮,凉面炒面烩面片,羊肉泡、油炸糕,甜醅醪糟和甑糕,酸甜香辣咸、酥脆甘麻鲜,香飘十里、引人垂涎。再听,秦人秦地吼秦腔,《八仙祝寿》《香山寺还愿》《三娘教子》名剧邀赏、名角荟萃。庙院内,道情、小曲一样令人陶醉,尽显着陇原慢生活之精髓。
  繁盛的庙会传承着民俗与文化,融通了人情与乡情,也起到了疏通经济、调和城乡的作用。看,戏场两侧帐篷连营、摊贩叫卖,庙门左右拨浪客肩挑手拎、琳琅满目,有婆娘女子的胭脂花粉,娃娃们的各式玩具,还有古董玩物和石头眼镜。周边塬上,套圈射靶、驼马照相随处可见。不远处,老汉娃娃掐丁丁、跳茅坑,玩着传统游戏,几颗石子木棍,方寸之间也是争来抢去,一片欢声笑语。
  整个庙会的核心是放饭和迎蜡。放饭前做献果儿是个技术活,集中展现了婆婆姨姨们的心灵手巧和高超技艺。一团揉好的面,一根擀面杖,一把小剪刀和各色食用颜料,就能做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龙凤鸟兽和色彩诱人的瓜果花卉。放饭的过程最讲究礼法,各家各户持木制托盘排好队,将碟装的献果儿以及瓜果供品依次送至庙内,两名香老从托举的木托盘中逐一取出,对敬、礼佛后放至供桌,尽显虔诚庄重。
  迎蜡是最为热闹的场景,所迎之蜡是四大庄二十八小庄恭送的,八名壮汉抬着16支百斤贴金大蜡缓步而行,前后华盖仪仗、锣鼓齐鸣,成百上千的香客手持茗香一字列开,在蜿蜒山道上形成了一条蔚为壮观的彩色长龙。行至山门,敲锣的少年们环形列队,锣音时高时低、时紧时松,响彻山川、鸣传深涧。巨型金蜡被安放在精致的蜡架上熊熊燃烧,殿内火光闪闪,一片欢愉。
  求学兰州,离开故乡已有十五载,最后一次去蒋家湾还是在初中时候,爷爷离开我们也是六年前的事了。岁月如歌、时过境迁,每每回想起跟随爷爷去蒋家湾逛庙会还恍如昨天。后来听闻蒋家湾山门口的深渊被填平,依然记得当年那耸立深涧的巨峰就像课本上的张家界,令人望而称叹。愿疫情过后,故土无恙,二月十九依然相聚在蒋家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