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3年06月02日

第一届伏羲文化研讨会是何时何地召开的(上)

天水日报      2023年06月02日     

六十问
伏羲文化70问
  由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和甘肃省天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一届中华伏羲文化研讨会”,于2003年8月20日至23日在历史文化名城,有“羲皇故里”之称的甘肃省天水市召开,来自中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大家围绕伏羲氏和伏羲文化,本着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实地考察,广泛深入地进行了研讨,主要取得了以下六项研究成果:
  一、关于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本源文化的问题
  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伏羲氏的时代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先河,把先民从蒙昧带入文明。伏羲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初祖,伏羲文化在团结全球华人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具有重大意义。历史记载和研究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应在传说中的黄帝以前,伏羲氏族发源于渭河上游的天水一带,而繁衍于黄河中下游及中国的西南部等更为广大的地区,不仅是汉族的人文初祖,而且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在全国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伏羲氏族活动的足迹。有的学者认为,已形成“定论”的以炎黄一系作为中华民族独尊的文明源头,与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应着眼于中华民族的形成曾经历了一个多部族血缘和文化聚合、熔铸的历史,以“羲皇”代替“炎黄”,作为中华民族共同先祖,更为全面,也更符合实际,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意义。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从民风民俗与远古文化的关系、考古发现与古代文献典籍的对比印证、儒教道教文化与伏羲文化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阐发研究中,得出“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的结论。
  二、关于伏羲对中华远古文明的贡献问题
  伏羲氏画八卦、造书契、倡婚嫁、教渔猎、制历法等方面的开创性贡献,经过专家多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了共识。同时,在本次研讨会上,专家们又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有的学者从阴阳五行学说与伏羲画卦之间的生成关系出发,提出“伏羲是医药针灸的始祖”的观点;有的学者从美学角度提出,伏羲始创的《易经》,是“一部包含美学思想的哲学之书”,而“天人合一,广大和谐”则是《易经》的美学思想基础。
     (摘自《伏羲文化70问》)
■ 伏羲 女娲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