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鞭打慢牛”
天水日报
2023年06月09日
□年葆东
在好多单位,“鞭打快牛”是常态,业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能啃硬骨头的同志,总是因为用顺了,用惯了和能任劳任怨而被超负荷使用。相比之下,一些“慢牛”们却因“快牛”的存在,自然而然变成了只管等着“鼓掌”的“奥特慢”甚至“躺平派”,这种现象,当通过“鞭打慢牛”而改变。
“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在每一个单位,都会有能挑重担的“大个子”,一有“急难险重”,他们便首当其冲。而他们,也总能不负领导厚望,质量、效率都能且更有保障,基本上次次都能让“领导放心”和“群众满意”。于是,在单位,理所当然地,便成了凡事都要“顶上去”的被“鞭打”的“快牛”。
“大器先须小折磨”,让“快牛”多干,让“快牛”苦干,对于他们,获得的是信任,得到的是考验,他们也会珍惜这份信任,能在工作中自我加压,对安排的任务能够全力以赴,不用“鞭打”,都能做到“自奋蹄。”
但是,从全员管理,全面推进,整体提升的角度看,领导干部的眼中不能只盯着几个“快牛”扬“鞭子”,凡事只从“用着顺手”和“用着顺心”为委以重担的出发点,长此以往,难免会累坏“快牛”而惯坏“慢牛”。
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凡事有这些“快牛”任劳任怨顶上去,不但会让“快牛”不堪重负,累坏了身体,甚至积劳成疾,也会让“慢牛”因为没有压力而趋于“躺平”,甚至乐于“躺平”。客观上,还会在单位内部造成“干的干死,闲的闲坏”,甚至“闲的给干的挑刺儿找毛病”的非正常状态。
因此上讲,一个单位,要想让每个人都不用扬鞭自奋蹄,就应通过更加科学的制度机制,让“快牛”因多干活、干好活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让庸庸碌碌甘心“躺平”的“慢牛”和偷奸耍滑、遇事就躲的“懒牛”无市场,真正做到“激励快牛坚持干、鞭打慢牛向前干、拉动懒牛起身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因“不会干”而慢,“不敢干”而慢,“不想干”而慢的现象,形成人人干事,个个争先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