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伏羲文化研讨会是何时何地召开的(中)
天水日报
2023年06月09日
六十问
伏羲文化70问
三、关于伏羲文化的内涵问题
与会学者认为,伏羲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本源和民族文化的母体,又是中华哲学体系、神秘文化与民间民俗文化的宝库。各族人民对伏羲的崇敬和礼赞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现象,是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不竭源泉,也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强大动力。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从物质世界到精神领域,从上层文化到民间习尚,几乎无所不在,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心灵和意识深处,她具有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特点,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和精髓。它对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伏羲所代表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以及和合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品质,是联系全球华夏儿女的文化纽带和精神基因。
有的学者认为,由伏羲—女娲族创造的伏羲文化,同华夏、东夷和苗蛮诸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影响和传承关系。从考古发现看,华夏集团的仰韶文化、东夷集团的大汶口文化和苗蛮集团的大溪文化,在年代和社会发掘阶段上均晚于伏羲—女娲族以大地湾一期为代表的老官台文化,华夏文化是由伏羲文化直接发展而来,东夷文化与苗蛮文化则是伏羲文化在东进南渐过程中经过融合而逐渐形成的。中国远古三大文化系统无不带有伏羲文化的印痕。伏羲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初祖。
四、关于伏羲名实的推解问题
有学者认为,关于伏羲名实推解,古代的推解从伏羲的主要事迹、主要贡献等方面着眼,推解其得名的由来和含义,这类推解注重人文含义,认为伏羲是远古时期华夏大地上所出现的一位伟大人物,是“百王之先”,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平实可靠。与此相反,现代的推解往往借用图腾(Totem)说和中国古典语言学上的音同音转理论,以闻一多《伏羲考》一文为代表,将伏羲推解为远古时代龙图腾的一个虚拟称号,又推解为葫芦,并无其人,其做法不可取,其结论不可靠。
(摘自《伏羲文化70问》)
■ 伏羲 女娲画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