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3年07月13日

皂郊镇董家坪:蔬菜种植为群众增收赋能

天水日报      2023年07月13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刘晓亚  
  一座座浅蓝色的塑料大棚,一畦畦生机勃勃的西红柿、黄瓜、辣椒、茄子,在田间忙碌着掐尖、打杈、收菜的人们构成了一幅幸福美丽的乡村新画卷,这是记者日前在秦州区皂郊镇董家坪村看到的场景。
  董家坪村沿河而建,河两岸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受阴湿低温的环境影响,大片河道川地的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和群众增收产业的发展。
  在“四抓两整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皂郊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依托董家坪村至杨家沟村沿线有利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去年,争取资金180万,新建蔬菜大棚100个,占地70余亩。同时,将大棚使用权折股量化入股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以返租形式将蔬菜大棚租赁给本村46户农户,大棚每年每棚租金800元,当年就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农户增收2万余元。
  “我家有3个蔬菜大棚,种着西红柿、黄瓜、豆角等应季蔬菜,头茬菜已经上市,价格还不错,每亩地的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董家坪村民董明明说。
  “这里离城区近,发展蔬菜种植有前途,以前由于气温低,蔬菜生长缓慢,大伙都不愿意种,为了发展特色产业,村上去年筹划建设蔬菜大棚,利用科技手段有效解决了自然因素的影响,100个大棚有效地调整了我们村的产业结构,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为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注入了新动能。”董家坪村支书张喜全说。
  皂郊镇为进一步推动董家坪村设施蔬菜大棚产业的发展,以村农家书屋为载体,组织村民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农户种植技术。同时,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先进技术、成功经验,引进“名、特、优、新”蔬菜品种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精细高端蔬菜,创建特色品牌,托起群众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