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3年08月07日

“五强”措施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秦州区32.3万亩冬小麦丰收归仓

天水日报      2023年08月07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刘晓亚】今年,秦州区32.3万亩冬小麦丰收归仓,为全区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秦州区因地制宜,采取“五强”措施,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为确保粮食安全和油料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秦州区先后出台了一揽子助农惠农措施,科学合理用足用好产粮油大县奖补资金等各类粮食发展资金,以大投入、大扶持保障粮食高产出。
  今年秦州区在保护好耕地的基础上,大规模、整山系、整流域开展4.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整治撂荒地7.6万亩,在产粮区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新修产业路240余公里、配套边沟渠120余公里,有效改善田、路、渠等生产条件,有力夯实了粮油生产基础。
  近年来,秦州区紧紧围绕稳面积、提产能,在秦岭、牡丹等镇集中连片打造万亩粮油生产示范片带6个,小麦、玉米、冬油菜、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千亩示范点40个,依托56家专业合作社落实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05万亩,既科学合理地调整了种植结构,又稳定了种植面积,提升了产能。
  “合作社种植的油菜、小麦、玉米从播种到收获,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服务,新品种的引进,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都是科技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科技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天水丰汇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跃峰说。
  农业发展关键在提质增效。近年来,秦州区深入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升行动,累计培育龙头企业1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92家,家庭农场232家,国家级示范社9家。鼓励发展种养循环、种养加一体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40个。着力补齐农产品加工短板,重点扶持盈麦香、绿昊农业等龙头企业开展粮油深加工,带动农户全面参与粮油种植、基地务工、工厂就业,真正实现农民种粮挣钱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