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江洛林场
书写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江洛”答卷
天水日报
2023年08月07日
吴莎莎
37.59万亩,是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江洛林场的经营面积,在中心1238.7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中,约为三十三分之一。在这“三十三分之一”中有一片“示范田”——江洛林场徐杨生态经济示范园,在这里,江洛林场干部职工在中心党委、场党支部的带领下,正在奋力书写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保护森林资源4020亩、实施示范林建设39100亩、发展生态经济产业1944亩,全力打造具有江洛林场特色的集森林保护、生态经济、生态旅游康养与示范林建设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园区。
这不仅是江洛林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探索“江洛特色”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有益尝试,也是贯彻落实甘肃小陇山林区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精神结出的硕果。
党建凝心聚力
催奋进
江洛林场地处西秦岭南麓,位于小陇山林区西南边沿。盛夏时节,驱车驶入林区,层次丰富的绿令人心旷神怡,84%的森林覆盖率使空气含氧量及负离子含量充足,让人备感清新舒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协调统一推进“高水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绿色发展”,是摆在江洛林场党支部一班人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他们坚定地高举党建旗帜,坚持以“党建”引领“林建”。
今年以来,林场党支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精心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特别注重成果转化,党员干部注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和核心要义内化为思想觉悟、转化为思维方法、细化为思路举措,在全力推进“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岗位职责,明确工作目标及任务,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林场资源管护、护林防火、天然林修复和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中开花结果、落地生根。
与此同时,林场坚持不懈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强化正风肃纪。加强支部组织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严肃党内生活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林场领导班子严格遵守各级各项规章制度,场党支部强化警示教育效果,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集体约谈、讲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党课。在持续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方面,今年围绕“三抓三促”行动,全面清理解决作风纪律涣散、遵规守纪意识不强、服务态度生硬等现象。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在林场党支部的有力带领下,全场干部职工切实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被有力激发,林场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厚植生态底蕴
林增绿
国有林场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优质生态产品的生产基地、生态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森林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森林生态修复和建设也是国有林场的首要职责。为厚植绿色生态底色,江洛林场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抓手,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行动,筑牢森林安全“防火线”,让山林更绿,生态更美。
江洛林场在建立健全林长制组织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在“林”字上精准发力,在“长”字上履职尽责,在“制”字上积极保障,在“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下,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今年上半年,完成双重人工造林任务2770亩。此外,同步推进退化林修复初步预设计7300亩、封山育林初步预设计6000亩,2022年退化林修复、人工造林项目落地上图修改图斑326个,2021年人工造林补植补栽项目结算、义务植树和互联网+义务植树捐款等重点项目。并积极开展林业保障性苗圃建设工作,新育良种油松营养钵4亩60万株。
森林生态建设是一篇“育、管、用”一体的“大文章”。在“育”的基础上,江洛林场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今年上半年完成森林经营试点前期样地调查600亩,报送2024年试点图斑2000亩、2025年试点图斑4000亩。全面开展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截至目前暂未发现违法问题图斑。全面完成6个样地林草湿生态综合监测。强化林地管理,拨交天陇铁路项目永久占用林地1.664公顷,并对辖区内建设项目占用林地情况进行不定时查看。成立“清风行动”领导小组,依据“2023清风行动”实施方案,签订保护承诺书,开展宣传,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全面落实3.82万亩重点公益林管护责任,重新调整人员签订重点公益林管护合同。
“育起来、管得好”,更要“护得住”。为筑牢辖域森林安全底线,江洛林场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开展野外火源专项治理,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及火情报告制度。围绕“安全生产月”,全面开展动员会议、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和防灾减灾联合宣传演练,落实汛期值班值守,建立隐患排查整改台账,及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与此同时,着重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春季监测普查和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根据“禁毒月”工作实施方案,开展联合踏查,加强禁种铲毒。截至目前,场域森林火灾零发生,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和外来入侵物种,林场被徽县禁毒委员会授予“2022年度禁种铲毒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发展绿色经济
林农富
驱车在江洛林场辖区山林穿行,正午阳光下的蓝天白云青山,微风虫鸣鸟唱,如画如歌,路边一丛丛黑眼金光菊明艳得有些晃眼,将我们引入了连绵群山间一片平坦的山谷地带,眼前景致焕然一新——
一串串吊袋木耳,悬挂在钢架上,成了一片小小的“木耳林”;培育椴木耳的原木架,连成一片,极具山林野趣;景观造型树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只有三四十公分高的松树苗,翠绿可爱;一行行银杏、红豆杉等苗木,纵横排列,茁壮成长……这里是正在加紧建设的徐杨生态经济示范园——江洛林场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田”。
今年以来,江洛林场按照中心党委部署,依托本地林业资源优势,整合全场人力、财力、物力,强化部门联动,把林下经济作为重点产业发展,逐步培育带动场域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的新增长点。林场以徐杨生态经济示范园基地为龙头,以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做强做大生态产业链条和经济品牌为目标,积极引导林农调整产业结构,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森林空间发展林下绿色生态经济,逐步实现由单一林木收入向林下食用菌、中草药材等林下经济收入过渡。
因地制宜乘势而上。在徐杨生态经济示范园的示范带动下,种植培育党参50亩、天麻150亩、茯苓500亩、人参2万株;培育吊袋木耳15000袋、椴木耳50架;种植羊肚菌5亩,大棚培育香菇3000棒。栽植景观造型树银杏、五角枫、雪松、灌装红豆杉、球型红豆杉、塔型红豆杉、灌装蓝云杉、油松等共计3653株……在这里,“绿水青山”正在实实在在转化为“金山银山”。
强化服务保障
人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落实到林场的具体工作,就是在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民生保障、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以及法治建设,以人为本强化各项服务支撑保障。
今年以来,江洛林场积极组织职工参加中心第四届科普讲解大赛暨甘肃省第八届科普讲解大赛,配合完成央视新闻频道和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在场辖区的拍摄任务,制作并向中心抖音平台推送短视频64条,与中心新媒体直播间连线直播宣传森林生态体验所,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为改善提升全场办公条件和环境,完善管理所大灶管理、购置办公用品、改造殷家沟生态体验所,从一点一滴提升职工幸福感获得感。与此同时,持续加强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全国知识产权周”“世界地球日”“防灾减灾日”等系列宣传活动;加强法治建设,运用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法律宣传教育;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升职工、林农“造血”能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林场被徽县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省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以“大生态”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江洛林场将准确把握新时代林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推动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点绿成金”,描绘山川秀美、生态良好、产业兴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