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做好水保“四篇文章”守护绿水青山
天水日报
2023年08月12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陈少娟】8月11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武山县水保工作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树牢“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坚持“跳出水保干水保”工作总基调,以修复“一线六圈”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为重点,做好“四篇文章”,集中精力争项目、抓治理、强监管,努力开创全县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现代化武山作出新贡献。
围绕能力提升做好学习文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甘肃省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义,提升业务能力素质,全力推动全县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
围绕水土保持做好示范文章。坚持综合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按照“整流域推进,片带式开发”方式,对桦林沟流域、张家沟流域、庙峪沟流域进行规模治理,争创高标准示范小流域。持续加快张家沟流域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及“四变”改革,统筹骨干坝、中型坝、小型坝布局规划,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全力打造新型淤地坝示范工程。
围绕项目带动做好治理文章。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加快实施杨河中梁坡改梯及其配套的田间道路、排水渠等小型水保工程,积极争取沿安西沟坡改梯和洛门响河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进一步增强耕地蓄水保土和防洪抗旱能力,有效遏制区域水土流失,提升项目区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
围绕全域旅游做好融合文章。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一线六圈三堡九湾”全域旅游发展框架,积极争取在温泉、滩歌、龙台等乡镇实施清洁生态小流域治理项目和老旧梯田提升改造项目,持续巩固发展“梯田+”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着力打造更多蕴含水土保持特色的生态产品,助力全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