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
党建引领聚合力 集体经济增质效
天水日报
2023年09月01日
本报讯 日前,走进清水县丰望乡柏树村黑木耳产业园,几十座大棚连成一片,大棚内一排排菌棒整齐悬挂,黑木耳破袋而出、长势喜人。
“村上按照‘产业党委+党支部+联合社+合作社’模式,先后争取中央三部委及衔接资金270万元,沿松家河流域建成木耳大棚20座,有效实现了黑木耳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同时沿柏树梁建成千吨气调库、农资综合超市各1处,通过项目带动,预计年底将给村集体增加收益41.6万元。今年,我们村的目标是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力争挺进全市百强村行列。”丰望乡柏树村党支部书记张具贤信心满满地说。
在红堡镇安坪村,一座座大棚拔地而起,草莓种植基地已见雏形。红堡镇安坪村党支部书记安彦强说:“我们村草莓种植起步早,但种植零散、不成规模是一直面临的大难题。今年以来,依托‘党建联建’机制,按照‘资源整合、集中连片、抱团发展’的思路,联合后川河流域安坪、杜川、后川3个村,成立片区党委,组建产业发展联合社,新建高标准设施大棚15000平方米,种植草莓200亩。同时,探索建立联盟组建前端‘统’、生产经营中端‘分’、管理销售末端‘统’的产业发展新模式,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28万元。”
此外,永清镇通过引入“飞地”模式,创建村集体公司,探索建立功能性联合党委;草川铺镇依托特色产业,探索建立“头雁引领型、自主经营型、联盟聚力型、项目带动型”四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白沙镇实行以“红色为工作滞后、黄色为即将到期、绿色为已完成”的产业发展“三色”管理模式,确保万寿菊、蚕豆等特色产业整体推进……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主体多元、业态多样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清水县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开展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逐级签订“一承诺、两计划”,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农口部门包产业、专技人员包项目、乡镇班子成员包村的“四包”责任机制,健全完善“党建联建”机制,成立区域化联合党委28个,大力推行“六个一批”发展模式,真正走出了一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截至8月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村均收入达29.05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97.31%。
(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