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望乡:党建引领奏唱产业发展“交响曲”
天水日报
2023年09月01日
本报讯 近年来,清水县丰望乡按照“抓党建、强组织、延链条、兴产业、促振兴”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发展模式,坚持党建与产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新引擎,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全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组织覆盖,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领头雁”,建设一支带动力强的村级带头人队伍;建立健全班子成员、科级干部、驻村干部包片、包村、包项目的产业发展工作机制,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管好用好“第一书记”、帮扶队员等乡村振兴中坚力量,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挖掘一些有情怀、懂经营、善管理、有群众基础的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乡贤能人带动群众提升产业发展能力。结合党建联建机制,成立苹果、木耳产业党委2个,建成党建支农综合服务中心1个,走出了一条“产业支部领航、经济实体运行、党员群众参与”的增收致富之路。
聚焦扩面提质,发展特色富民产业。立足全乡“三梁一湾一流域”产业布局和“3+N”(苹果、花椒、核桃三大主导产业+黑木耳、万寿菊等特色产业)产业格局,在全力抓好全乡2.2万亩苹果、8000亩花椒园综合管理的基础上,改造老旧果园300亩;建成万寿菊育苗基地3处,育苗374万株;种植万寿菊1700亩、金银花500亩、订单辣椒500亩。
聚焦发挥优势,聚力打造三大园区。紧密依托全县五大产业片带建设,借助乡域苹果产业主导优势,全力以赴抓改造、强管护、促提升,在甘南梁、雷神庙梁、柏树梁打造1.3万亩苹果产业园;抢抓全县10亿级食用菌全产业链政策机遇,充分发挥木耳产业新兴优势,累计建成木耳大棚80座,在松家河流域聚力打造百座木耳大棚产业园;依托本地生猪产业传统优势,以磨上咀3000头生猪养殖基地为主体,全面整合富民、田园康生猪养殖基地,在磨上咀村打造年出栏3.5万头生猪养殖产业园。
聚焦提质增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主体,紧密依托三大产业园、产业基地建设以及已建成的气调库、农资综合超市等资产,通过产业经营、资产租赁、项目分红等途径,有效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
聚焦利益联结,建强产业龙头主体。大力推行“产业互促型”发展模式,建成集电商运营、农资销售于一体的党建支农综合服务中心,探索发展乡村“微工厂”,持续强化联农带农力度。坚持外引和内培相结合,通过村级党组织领办、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跟进、小农户积极参与,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规模,新引进天水市林荫小城香辛料商贸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3家,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5家,规范运营合作社38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4家、家庭农场121家,带动农户1230户,实现每个特色全产业链都有龙头企业带动,推动产业主体联合融通发展。
(郭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