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条加工大户“沉淀”出的信任
——张家川县信用社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侧记
天水日报
2023年09月01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蔚军平
“1988年,我的父亲杨志成第一次从张家川县信用社贷了5000元用于购买制作粉条的设备。2000年,我贷了5万元,以后一边发展一边还贷,直到今年4月,我又贷了360万元,为企业发展壮大更换了生产设备……”,近日,在张家川县伊真香淀粉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公司董事长杨彦军指着崭新的粉条加工生产线,回忆着父子两代人的贷款经历。
从最初的5000元到现在贷款额达到360万元,贷款金额的不断变化,见证了一个最初以家庭成员为主的小作坊逐渐发展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壮大历程,同时也见证了杨彦军父子俩多年来与当地信用社建立起来的密切合作关系。
杨彦军说,公司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离不开张家川县信用社多年来的大力支持。他还清晰地记得,在办理一起贷款时,经过担保公司担保后,他仅用一天时间就从张家川县信用社贷到了9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如今,信用社村级金融助理王嘉禄已经与杨彦军打了3年的交道,让他深切感受到了信用社对客户的高度负责和周到的服务。
引入金融“活水”,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张家川县信用社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谋求队伍锻造的突破,按照“人熟、地熟、情况熟,人品优、业绩优、作风好”的标准择优选派15名金融副镇(乡)长、9名村级金融助理挂职,通过金融副镇(乡)长起到了“贷”动活水,激发“党建+金融+银政”的叠加效应,王嘉禄就是一名村级金融助理。通过开展“银政联建促融合双基联动助振兴”系列党建联建主题活动,全面推进了涉农、创业担保贷款等各类贷款的推荐、审核及发放,有效解决了农民朋友及农村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
“自选派工作开展以来,通过金融副镇(乡)长及村级金融助理发放各类贷款1880笔金额1.36亿元,引进项目资金3000万元,不仅筑牢了乡村振兴“连心桥”,又锻造出了一支热爱‘三农’、熟悉‘三农’的现代农村金融队伍,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张家川县信用社公司业务部经理杨建明说。
如今,杨彦军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忙着建设粉丝生产线,三代粉条生意人,通过马铃薯淀粉生产出我们饭桌上的美味,在成就他们粉条加工事业的同时,也用时间“沉淀”出了与张家川县信用社彼此之间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