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暑热未散尽 养心护心勿松劲
天水日报
2023年09月05日
夏末时分,暑热未散。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在这样的环境中,脆弱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更需警惕“高危时刻”。预防心血管疾病,做好下述几件事,让心脏经受住温度考验。
心慌胸闷别大意:闷热的天气很容易让人透不过气,许多心梗患者会在发病前3至4天有心慌、憋闷、胸痛乏力的先兆症状,尤其是老年人,要格外警惕,高温天如感觉胸闷等不适,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冠心病患者切忌洗冷水澡:当人体出汗较多时,皮肤的毛细血管大多处于扩张状态。此时如果突然洗冷水澡,会刺激血管收缩,引起心悸、胸痛等不适症状。冠心病人群尤其要注意,洗冷水澡会增加身体负担,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甚至心梗的发生。
警惕室内外温差过大:从吹着空调风的凉爽室内突然到闷热的室外,人体心血管会突然舒张。反之,从闷热的室外突然进入凉爽的室内,血管会突然收缩。如此会造成血压波动过大,从而引发心肌梗死。进出空调房间时,可以先在门口站一会,给身体缓冲的同时,也给心脏一个适应过程。空调开启一段时间后记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新鲜空气。
及时补充水分:人体出汗较多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血液黏稠度增大,血流速度减慢,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同时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加重脱水。
切莫贪凉:过冷的食物和饮料不仅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影响消化功能,过冷的刺激如大口喝冰镇饮料、吃冰镇西瓜还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因此,不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吃大量过冷食物、冰镇饮料,食物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再入口,可以小口慢饮。
晨练时间不宜过早:有研究证实,70%至80%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猝死时间发生在早晨6点至上午10点。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通过专业医师指导和精准康复评估后,选择个体化运动处方,挑选一些适合自己运动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
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肥胖人群因高热量饮食容易罹患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吸烟人群因长期吸烟会影响全身血管,加速动脉硬化;“三高”人群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高危因素会导致粥样斑块形成,从而出现一系列疾病;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容易造成血液流动缓慢,多种代谢途径提高动脉硬化概率,远高于非高血糖人群。
这些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心电图、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及时观察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早发现危险信号,采取干预措施。防患于未然才能更好预防和治疗疾病。如果发现不适,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市中医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