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八卦文化深刻影响了华夏民族的思维方式
天水日报
2023年10月13日
□ 霍志军
《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画八卦是伏羲最重要的文化贡献之一,由伏羲而八卦、由八卦而《周易》的易经理论体系,是“中国方法论体系的奠基性成果”,成为华夏民族文化精神和哲学智慧的主要“活水源头”,其文化精神内渗为华夏民族自身的文化基因,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深刻影响了华夏文明的精神谱系。
伏羲氏推演八卦,是以上古伏羲部落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在仰观俯察、近取诸身,以及对变幻无穷的宇宙万物变化规律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加以艰苦思考、系统总结、概据凝练而逐渐形成的。八卦符号的基本结构由阴(--)、阳(—)二爻组成,其本质反映了宇宙万物界最基本的两种物质——天、地的对立统一规律,由此演绎组合出象征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的八种符号,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又互相影响。将八卦两两相叠,就形成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遂成一个变化无穷又极其缜密的庞大系统。易经理论代表着尚无文字的上古先民,进行哲理逻辑思维的最高成就,体现出中华先民的高度智慧。
中华先民们运用高度概括、浓缩的八卦信息符号,在论证宇宙万物的过程中,熔铸并不断锤炼了中华民族特殊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论能力。悠悠岁月大浪淘沙,人们对八卦及《周易》的兴趣,逐渐从推断吉凶的神学主旨和利用卦象、卦辞的表现形式,转移到用它观察世界的辩证思维方式和宏观把握能力上来。于是卜筮之书转变成指导生活、分析矛盾、解释世界的圭臬。在此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一套完整严密、富有民族特色和阴阳变易的逻辑理论体系,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进程。渗透华夏民族的哲学理论、文化心理、制度文明、生活方式等诸多领域,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华夏文明。八卦理论是中华民族解释世界认识自然、规范社会人伦的钥匙与百科全书,既是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指导人类发展的解释系统,也是一个操作系统。这一完整严密、富有民族特色的阴阳变易、和合大同的辩证思维理论和逻辑方式体系,是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本质标志之一。
从此意义来讲,没有伏羲文化,何来华夏文明的发生、发展,何来中华民族精神谱系博大、雄浑而又洋溢着创造的活力。
(节选自《陇东南民间文艺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