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3年10月26日

相信相信的力量

——读蔡磊《相信》有感

天水日报      2023年10月26日     

  蔡磊先生所著《相信》一书,封面“相信”两字铿锵有力、坚毅宽厚,只观封面,便有一种不屈服命运安排并与之战斗的力量。书中的字里行间,是蔡磊与渐冻症战斗的心路历程,有确诊后绝望之外的希望,有努力之后的可能,也有生命之上的意义,这三句话竖向排列在封面左下角,这是蔡磊相信的,也是《相信》这本书所呈现的。
  若不是因为确诊为渐冻症,蔡磊定然为京东集团一员大将,横刀跃马,杀伐决断。从其在京东工作十余年所获得荣誉,可窥一斑。2020中国新经济领军人物、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改革贡献人物、2018年十大财税人物……众多荣誉加身,见证着蔡磊在互联网领域所取得的骄人业绩。然后,所有这一切,都因身体肌肉发生的变化而改变。
  “其实要说突然也不准确,算起来身体从一年前就已经持续不断地向我发出信号了。早在2018年8月,我的左胳膊就开始24小时不停地肉跳。专业术语叫‘肌束震颤’。”直到2019年年底,被确诊为渐冻症。
  渐冻症一般指肌萎缩侧索硬化,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被列为世界五大绝症之首,近200年来,全球有1000多万人因此死亡,治愈率为0,绝大多数患者在2—5年内死亡。
  “‘肌肉逐渐萎缩’6个字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和痛苦。喝水、吃饭、穿衣、上厕所、拿手机、打字、发声……你会眼睁睁看着这些曾经轻而易举的事情变得难如登天,甚至你都没法自己翻身。”
  渐冻症最残酷的,就是让人在清醒的状态下被锁在这副“冰冻”的躯壳里。
  从2019年年底确诊算起到今天,已过了近四年时间。最近,蔡磊在社交媒体上说,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的确,一般作为5年生存期,死神正在一步步走近他,这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这样的疼痛感,在翻开《相信》时更加明显,如针刺从四面袭来,作为一个旁观者,作为一个姑且健康的人,面对病魔的凌厉,束手无策,巨大的不安全感如阴霾笼罩,心生惶恐。常会有这样的思考:假设我是蔡磊,我将如何面对厄运的降临?我还有勇气像他一样,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努力中探求可能?在死亡中追寻生命的意义?
  书中,蔡磊回顾了三年多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他几乎尝试了所有的方法,包括西医、中医、风水等,但面对世界罕见病的治疗,除了美国的力如泰这个药能延缓两三个月的生命外,再无任何有效药。
  从生命的绝望中,蔡磊依然看到了希望,他努力寻求治疗的可能,努力寻求生命之上的意义,这正是本书所带来的震撼,对于我的思考、假设,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向和回答。就在确诊后的三年多时间,他利用业已建立的人际网络,投入几乎所有自己的钱财,建立了全国渐冻症数据平台,成立基金会,发起冰桶挑战募捐,与科学家和医生合作研发新药、直播带货、写书……这是一场和生命的赛跑,不仅因为自身生命的需要,更是为了全国近一万名渐冻症患者的希望。让读者看到了一个行至生命尽头的精英迸发出的惊人力量。
  蔡磊在《相信》的章节,分别用拼命三郎、堂吉诃德、西西弗斯、孙悟空等来隐喻在生命绝望中顽强的自己。这些英雄的样子在蔡磊身上体现。就拿这本《相信》来说,手指已在“冰冻”状态下,敲击出20万字,这本身就是一个创举。而且,所有珍贵的文字,映衬着他努力的影子,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英雄。
  “在我去世之后,将把脑组织和脊髓组织无偿捐献给医学研究使用。既然全世界都无法攻克渐冻症,没有特效药,也找不到病因,我就豁出去,打光自己的最后一颗‘子弹’,为下一代病友带来更大的救治希望。”
  “相信相信的力量。不是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才看到希望。”“我常想,在生命的长度上,自己应该是没什么优势了,那么,就尽量活出宽度、厚度来,努力给这个世界、给后人留点儿什么。”
  每当翻开这本页页充满力量的书,心中不由震颤和感动,蔡磊的身影活像时代冲锋的战士,激励着每一位读者。
  (《相信》蔡磊著,中信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