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3年12月11日

清水县山门镇

村美民富产业兴 乡村振兴绘新景

天水日报      2023年12月11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王琴
  如果在三年前,你问清水县山门镇旺兴村村民:“冬闲的时候都干啥呀?”,那么听到的答案多半是“围炉煮茶看电视”抑或“串门唠嗑打扑克”。
  但如今,走进旺兴村,看到老年活动室里享受运动乐趣的健身爱好者、对弈桌前全神贯注的棋手、阅览室内沉浸书香的读者、中医养生馆内享受健康呵护和舒适体验的保健新农人,以及新建廊亭里声情并茂充满生活气息的小曲吟唱者,无需多问,答案便一目了然。旺兴村村民的农闲生活已大变样。
  自2021年被确定为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以来,旺兴村以打造支柱产业突出、基础设施完善、群众增收显著的现代化示范村为目标,巩固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内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逐步构建农村现代化发展新模式,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跨越式提升,乡村振兴的图景也在全村共享共治文明乡风的助力下越绘越靓。
  作为土生土长的旺兴人,年过六旬的村民李喜成每每向外人说起村里变化,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村里路面硬化了,路灯安上了,环境也变好了。老年活动站、中医养生馆都办起来了,还会隔三岔五组织各种活动,我们山里的小村子也能变成现在这般光景,以前可真是不敢想。”
  正当旺兴村村民浸润在和美乡村中享受着“蝶变”生活时,山门村中药材种植大户袁全财也在为一年辛劳所获颇丰而欣喜。
  冬日暖阳温和宜人,近6吨独活药材层层叠叠铺满整个晾晒板,袁全财一边翻捡一边算着经济账:“今年独活种了140多亩,大概能产干货十六七吨,市场价格是每公斤20元左右,收入预计有30多万元。”
  近年来,山门村在大力发展黑木耳、核桃、万寿菊、蚕豆、蜂蜜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鼓励农户进行中药材种植,并积极落实相关奖补政策。不久前,袁全财就收到了5.1万元的中药材种植奖补资金,这让他在得到收益的同时,带动农户种植中药材、助力山门村产业发展的动力更足了。
  在高桥村养殖小区里,60多头西杂牛正悠然自得地享用着“晚餐”。管理员李建民介绍,西杂牛是西门塔尔牛和本地黄牛的杂交品种,生长发育快、耐粗饲、适应性强,高桥村采用了半野生养殖方式,在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西杂牛的肉质,后期开发牛肉制品市场潜力较大,所以肉牛养殖已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
  高桥村是传统的畜牧养殖村,畜牧业发展基础较好,且辖区内天然草场资源丰富。近年来,高桥村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提质增量,着力解决群众养殖发展瓶颈,培育壮大产业规模,依托高桥河流域养殖示范片带建设项目已建成养殖小区6个,养牛210头、养猪2400头。截至今年10月底,村集体经济收入4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万元,牵住畜牧产业“牛鼻子”让高桥村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牛路子”。
  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放眼山门镇,这样的村子比比皆是。
  据山门镇党委副书记刘青山介绍,近年来,山门镇充分发挥山门地处林缘区优势,以乡村建设示范村为引领,因地制宜,坚持“一村一策、一组一品、一户一景”目标,聚力打造乡村建设“清水模式”,推动山门镇和美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此外,山门镇紧紧围绕全县“六大特色产业板块”和“五大特色产业片带”建设,持续优化全镇“三区一核多点”的产业发展布局,不断在产业发展上做文章,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