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一座城
天水日报
2023年12月11日

□ 王琪
打量一座城市,往往需要重复走进一条古巷或走近一口古井,抑或停下脚步抚摸一页青瓦一片青砖。我在这座小城已行走了30多个年头。30多年来,我一路走走停停,边走边望,边走边唱,打量山,打量水,打量风云际会的城。目光所及,无不心花怒放。我把这些打量所得,记录成文字。渐渐地,一个立体的、文化的、多姿多彩的甘谷,在我心中清晰了起来、丰满了起来。
打量一座城,就像打量一朵花开、一次月圆,需要耐心和微笑。
打量甘谷的山水。甘谷山环水绕,雄奇秀丽。一条渭河把甘谷划分为两山一川,渭北陇山连绵,古风浩荡;渭南朱山耸立,云雾缥缈。南雄北厚,古老神奇,太昊山、天门山、大像山、缇群山、秀金山、无畏山、太平山……每一座山都有来历、都有故事。甘谷的水不多,但可以亲近,可以拥抱。一条渭河横贯东西,两岸庄连庄,户连户,人烟稠密,经济发达。每当夜幕降临,我站在城市的高楼上,看城里城外的梦幻灯火,真有一种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感觉。
打量甘谷的城。走在甘谷城就像走在历史与时代的书籍中,一些风云际会的城市地标,犹如一条历史的长河流淌在古城内外。古时甘谷的城是方的,一条南北中轴线,四四方方,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每座城门上都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凝曦门、宣和门、阜成门、拱辰门,都悬挂着一方风雅的牌匾,奎壁联辉、秀峦天近、朱圉钟英、渭流通海,它们像一方方历史的明信片,从时间那端寄来,至今让人怀想不已。古城后来有了东环路、西环路、南环路、北滨河路,有了大十字广场、姜维广场、冀城广场。如今,古城已拓展成了开放型、立体型的了,西城区、北城区、工业园区,它们都像从古城这棵大树根部生发出来的新枝,充满生机与活力。
打量甘谷的生活。甘谷人的生活,每天以一盅罐罐茶开始,又以一碗浆水面结束。甘谷人的罐罐茶,满是人间小烟火。从前是柴火炉子,如今电炉子居多。清早起来,架一罐茶,佐之以酥圈圈或油饼,优哉游哉,吃饱喝足,一天神清气爽,是解瞌睡去疲乏的佳品,更是城乡招待客人的隆重仪式。浆水面是甘谷人普遍喜欢吃的一种食品,质朴平和,低调内敛,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也能进入高档餐馆里。餐桌上,人们酒足饭饱之后,总会在最后说来一碗浆水面,以结束这顿晚餐,也结束一天的生活。
打量甘谷的人。甘谷人是甘谷城最好看的风景,甘谷人崇文尚武、明礼重义、开放包容、敢为人先,他们在这座小城中生存、奋斗、收获的故事,点点滴滴,融入朱山,流入渭河,长成传奇,奔向大海。
这就是甘谷,与众不同的山水禀赋,悠久厚重的历史底蕴,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以及勤劳勇敢的优秀儿女,从宏观到微观,从集体到个体,既在传承,也在发展;既是平凡,也是传奇;既在高歌,也在呢喃。
打量甘谷,也是在打量自身。打量愈久,愈会爱上这片神奇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