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洛门中心卫生院
强化党建引领 打造让百姓放心的医院
天水日报
2024年03月28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余碧波
以党的建设引领医院发展方向,在实干中铸就公立医院辉煌。武山县洛门中心卫生院积极履行公立医院的社会职责,以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为重点,持续提高医疗卫生诊疗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健康武山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洛门中心卫生院2023年度门诊诊次1.158万人,治愈率76.84%,好转率96.87%,受到患者信赖,得到群众肯定,被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列为首批甘肃省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基地,被国家卫健委评为“优质服务基层行”服务能力提升十佳亮点机构。
加挂武山县第二人民医院洛门社区医院揭牌仪式
组织基层卫生人才培训
“5·12”国际护士节为孤寡老人献爱心
结对帮扶应急救治演练
消防安全演练
以人才提升技术
以医术保证质量
武山县洛门中心卫生院将“请进来、送出去、师带徒”作为培养人才的模式,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保证医疗质量。对于人才培养,不但注重短期培训,而且非常重视长期进修。2023年选派临床、护理、医技等科室31人到省级医院学习进修;进修归来后,医院安排进修人员将所学、所听、所看及感受与全院职工分享,切实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护理服务水平。引进中医专业本科生1名,公开择优招聘医务人员8名,邀请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首席专家鲁建华主任医师、甘肃省中医医院风湿骨病科王海东主任医师等15名专家教授来院进行学术交流、手术指导,介绍国内外最新理念和学术进展,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医院影响力,使广大患者能在家门口体验专家的优质服务,解决了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人才培养有效提高了医疗技术。洛门中心卫生院在骨外科开展椎体成形术,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复杂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口腔科开展口腔颌面手术、种植牙技术、牙根管治疗;眼科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数字化胃肠镜室熟练开展胃肠镜检查,科学技术提高了医疗质量。
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洛门中心卫生院根据实际,制定了35项《劳动纪律与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督促职工养成自觉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严格临床医师及护士规范医疗文书,保证门诊日志填写项目齐全,病历、处方按国家标准认真书写,做到用药合理安全,护理记录翔实。认真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招标网点采购制度和零差率销售制度,保证了药品质量。严格控制抗菌素、激素滥用,认真执行“四个排队、八个排队”每月一公示,组织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临床医师的处方及用药进行点评,从根本上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规范诊疗水平。强化环节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年内无差错事故发生,医疗质量稳步提升。
洛门中心卫生院2023年转院率为3.13%,死亡率为0,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8.1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6.5%,门诊医疗文书书写合格率92%,医疗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2020年,洛门中心卫生院被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列为首批甘肃省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基地,已累计完成平凉、庆阳、嘉峪关、武威、陇南、白银、兰州等市州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及乡村医生292人的培训任务;2023年完成兰州市、白银市90名乡村医生培训任务,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洛门中心卫生院依托管理、学科、技术、人才等优势和影响力,利用医共体作用,切实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将8家成员单位分成四组,4名班子成员各负责两家单位,帮助成员单位加强专科建设、提升科室的管理能力、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四门、鸳鸯、杨河、温泉卫生院培养口腔专业人才各1名,建成口腔科,为辖区群众开展诊疗服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家到成员单位开展查房、学术讲座、业务指导及培训,促使成员单位共同进步。
守好人民的救命钱
用好群众的看病钱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基金的使用安全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洛门中心卫生院召开医保基金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保证在医保基金使用方面,始终坚守底线,筑牢防线,不踩红线,有效杜绝医保基金的违规行为发生。
卫生院成立了DRG付费方式改革领导小组和DRG付费方式管理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和管理医院DRG付费工作。2023年3月24日至25日组织10人参加在兰州举办的DRG/DIP下医院高质量发展暨医院运营与绩效管理变革,后疫情时代医院运营规划与高质量DRG/DIP绩效变革,自行组织全院职工开展DRG付费方式改革培训2期。
洛门中心卫生院十分重视医保政策宣传。2023年4月13日,武山县开展“安全规范用基金,守好人民‘看病钱’”为主题的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洛门中心卫生院抽调20余名职工参加了活动。同时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经办窗口、宣传栏等多种渠道,采取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海报、发出倡议书、设置展板和宣传展台等多种宣传形式,多角度向广大群众宣传医疗保障政策法规,提升医保政策知晓率。
洛门中心卫生院2023年度审核补偿结算28002人/次,累计支付补偿金15815377.22元。院内普通门诊统筹17627人/次,总费用1193879.53元,统筹报销503029.27元,平均门诊费用67.73元,平均门诊报销费用28.54元,全部符合相关规定,保证了医保基金安全运行。
抓好党建夯实基础
办好人民满意的医院
洛门中心卫生院全面抓好党建工作,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活动为统领,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以办人民满意医院,做人民满意的医务工作者为目标,提升全院党员干部职工政治素养,凝聚正能量,全面推进医院各项工作。
卫生院完善党员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完善党员承诺践诺等做法,并与党员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相配套,形成党员日常管理的有效链条,党员党性意识和宗旨意识明显增强。结合窗口服务行业实际,扎实开展“三亮三创”活动。2023年召开支委会33次,主要研究每月“主题党日”活动议程及“三重一大”事件。召开党员大会32次,主要学习和审议“主题党日集体学习”“主题教育集体学习”“推荐选举”等活动,开展讨论4次,讲党课4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纪录片2场次,起到了积极的学习教育作用。
卫生院成立结对帮扶领导机构,院党支部与洛门富源社区开展结对共建,举行急诊急救应急演练1次,大型义诊活动1次。扎实开展“一爱一为”志愿服务活动,每周五组织职工积极参与,使演练服务于实际工作。
洛门中心卫生院以党纪法规为遵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支部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自觉履行“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融入各项业务工作和专业管理制度中。召开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通报剖析了部分违纪违法案例。结合“三抓三促”行动,观看《警钟长鸣》《医药代表上门 医学专才“下水”》等警示教育片,要求全院上下以反面案例为镜鉴,举一反三,特别是党员要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扎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确保一心一意为群众解除病痛。同时,卫生院成立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专班小组,制定了《武山县洛门中心卫生院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院级签订《武山县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事项报告表》1份、全院中层以上人员签订《武山县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事项报告表》40份,设立意见箱2个,公布投诉电话,精准受理、规范办理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实行台账管理、专项处置,促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树廉洁奉公新风、筑反腐倡廉防线,号召全院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争做新时期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以党建引领发展方向,上下共同努力,洛门中心卫生院取得了辉煌成绩。2019年被国家卫健委评为“优质服务基层行”服务能力提升十佳亮点机构,工作经验先后被《健康报》、新华社作专题报道;2020年被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列为首批甘肃省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基地;2021年4月晋升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并加挂武山县第二人民医院、洛门社区医院;2021年被甘肃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2023年在医院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拟通过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口腔科荣获全省优秀医师团队;儿科护理单元被评为全市优秀护理单元;5名医护人员受到省、市、县表彰;评审通过中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2人;医院15名队员代表天水市参加由省总工会、省卫健委主办的“全省基层卫生人员技术比武竞赛”并荣获省级团医体三等奖,个人一等奖4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优秀奖3人;承办天水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现场观摩会2次。
面向未来,武山县洛门中心卫生院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更加勇敢的气魄,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把技术做精、质量做优、安全做好、服务做细,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二级综合医院,为武山县卫生健康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参加武山县春晚演出
参加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