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版二版

03版:日版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4年04月18日

为大德者写传奇

——简评戴恩来先生新著《唐琏的世界》

天水日报      2024年04月18日     

  如果没有热心文化人的关注和挖掘,一些前贤大德的历史光环以及关于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面貌,会被后人逐渐遗忘。当然,遗忘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我们的文化根脉和自信底气。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和评介长篇传记文学《唐琏的世界》,让我更增添了对戴恩来先生的几分敬意。
  3月上旬的和煦春风吹绿了黄河两岸,戴恩来先生所著《唐琏的世界》等几部新书首发式在兰州隆重举行。因故未能参加,但我依然感受到了甘肃文化界、医学界的反响和好评。
  戴恩来,省政府文史馆研究员,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学科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飞天学者。在繁忙的教学、医疗、科研之余,倾心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先后出版了《中西医结合导论》《甘肃中医药文化》《采采〈诗经〉叠词》《漫话滩歌》等10多部医学和文学专著。
  甘肃文化底蕴深厚,艺术名家辈出。汉有张伯英,晋有索幼安,明清时期书画名家更多,比如:黄谏,明正统探花,官侍讲学士。朱克敏,清道光优贡生,官大通教谕。以一介布衣之身,以凛然不同的艺术气质而成名者,唯有唐琏。
  唐琏(1755—1836),字汝器,号介亭,皋兰县人。品端方,性磊落,尚清修。精通诗、文、书、画、印、琴、医、道,学识渊博,是清代中叶享誉陇原大地的一代书画宗师、篆刻圣手、儒道通才,也是术精岐黄的医学家。一生博览群书,勤于著述,有《松石斋集》传世。此前,鲜有传评唐琏者。《唐琏的世界》问世,向人们系统介绍了唐琏的传奇生平和艺术成就,全面论述了唐琏在书法、绘画、篆刻、琴艺、中医等方面的造诣,填补了推介这一重要前贤的文化空白。
  毕竟是200多年前的人物,要走近他的生命历程,只能从现有的卷帙中不断寻找,正如开启一幕遥远的探索之旅,豁然开朗处,让作者的内心受到强烈的碰撞和震撼,也因此而慰藉,而疏朗。作者以敏锐深邃的理性思考,浑厚苍劲的文学语言,着力探寻唐琏的艺术趣旨、物质世界和精神力量。
  除了研读《松石斋集》和《皋兰县续志》《重修皋兰县志》中的唐琏传略,作者又细心地从民间搜索唐琏的史料。有一次,他和省档案馆陈乐道研究馆员交谈获知,有唐琏的手迹在兰州古玩城出没。几经辗转,终于获得题为《萱晖录》的复印本。《萱晖录》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青海湟中武秀才张志远为其母崔安人寿辰所征寿序、寿诗的册页,共邀请吴镇、唐琏等陕甘名士33人欢聚,宴饮赋诗祝寿,全部诗文由唐琏书写成册。松风竹月,烹泉煮茗。酒既和旨,琴书相得。作者又参考了很多史料,考证这次寿宴的始末细节,精彩演绎200多年前一段文坛盛事。
  三易寒暑苦,抽丝剥茧难。《唐琏的世界》犹如一幅视频长卷徐徐展开,艺术地重现了一些历史文化故事。唐琏,这个200多年前的大德大智者的形象,在我们面前逐渐血肉丰满,清晰起来。
  戴恩来先生是武山人,之所以关注并书写唐琏,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唐琏与武山有缘。唐琏曾外出游历访贤,往来于秦陇间,常常途经武山,小住竹竿院,曾为洛门金刚寺的门匾书“金刚寺”三个擘窠大字,匾书中结体章法的安排,笔法点画的经营,颇具匠心,一气呵成。被誉为武山才子的徐小康,曾拜唐琏为师,在唐琏指导下,其书法和诗词均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介亭书法介兰亭,昆仲时轩笔砚馨。片纸如金人共宝,陇头松竹万年青。”徐小康在这首诗中由衷称誉老师唐琏,赞其与时轩(朱克敏字时轩)的书画造诣不相上下,双峰并峙。
  传记文学,真实是第一生命。《唐琏的世界》以史料为依据,真实地叙述历史人物生平经历,展现了唐琏、吴镇、刘一明、王光晟、朱克敏、冯赞勋、法式善、李苞、李华春等一大批陇上士人的精神风貌,以及这个时代的文化含量。其中有一段林则徐谪戍新疆伊犁,两次途经兰州时与朱克敏的诗文酬谢和情感交集,描写极富传奇,确是鲜为人知的一桩佳话。
  《管子》曰:“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作为一名中医学博导,著名中医大夫,戴恩来不恋金钱名利,而是将更多热情投入到关注文史,钟情辞章,笔耕不辍。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他乐于为陇上前贤树碑立传,近年来精心整理了刘尔炘的遗著《果斋全集》,历时三年时间完成了长篇传记文学《陇上大儒刘尔炘》。这次由读者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唐琏的世界》,一经发行,即在文化界和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好评如潮。
  木本水源,光前裕后。在悬壶济世和教学科研之余,他哪来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如此厚实的作品?戴恩来在后记中讲述了他的文史情缘。他说,家乡武山书画之乡的耳濡目染,让他自小就偏爱文学和书画,后来阴差阳错考上中医药大学,一头埋进《黄帝内经》等中医典籍,便如饥似渴,扎下了典籍文化基础。再后来喜好收藏,闲暇时领悟古人书作的笔法、结体、章法,涵泳于浩瀚的传统文化之中。兴致来时,伏案挥笔,研学中医文化,创作诗词文章,一部部雄文大著先后面世。
  志于道,据于德,立志高远,须从人道起步。依于仁,游于艺,要有仁心和渊博的学问。为前贤树碑立传,以言行取信未来。德即是得,循着唐琏、刘尔炘等前贤的足迹前行,戴恩来正是道、德、仁、艺文化修养的热心追随者和积极践行者。
  匡时在贤达,归哉盍耕垅。戴恩来的修为境界和文化涵养日臻成熟,他的艺术创作热情犹如黄河之水,绵延不绝,涛声逐浪。我们期待他的更多佳作。
  (《唐琏的世界》戴恩来著,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