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版二版

03版:日版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4年05月08日

天水:

“三化”驱动 助推工业企业加速转型升级

天水日报      2024年05月08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王琴    
  “三化”改造是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管理创新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绿色制造创新体系,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扩量提质。
  近日,记者走进甘肃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分厂,偌大的车间里,只看到几个技术工人在来回巡查。三分厂主要承担轴承磨加工和成品装配任务,是公司最大的成品分厂。过去这个分厂每一道工序都由单机操作完成,成本高、效率低;而如今的新车间,已实现了在线自动检测、毛坯上线、成品下线等一体化的智能装配,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过去需要5个人操作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1个人便可完成。
  “我们现在有23条完整生产线,600多台设备,信息化改造后整个设备运行都在MES大屏上显示,提高了产出率。现在样品由以前90多天的周期缩短到30多天。过去人工检测无法实现精准,新的生产线通过在线检测,保证了出厂产品百分百的合格率,真正实现了减员增效。”甘肃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分厂厂长郑永亚说,企业随之配套的物料运输AGV小车及信息化系统,加速了生产线的智能化升级。在生产线的每个工位前,都有一个二维码,操作人员只需扫码就可通过MES系统上传下达。
  过去一年,海林公司紧紧围绕“建立海林信息化平台,实施好PLM、ERP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与MOM、WMS进行平台化对接”,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潜能,打通各个系统模块,用准确、科学的信息化平台代替人工操作,进一步提升效能,真正实现信息化全覆盖的要求,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今年,我们将继续深挖信息化赋能,深化已有系统的应用,打通PLM、MOM、ERP系统数据流的集成统一,开发和完善信息化应用系统。在现有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开发完善新的功能模块和业务场景,提高系统的覆盖面和使用效果。同时,还将加强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利用。”甘肃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精军说。
  在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外,记者看到,一条条智能塑封自动化设备生产线有序运行,一台台机器人手臂快速转动、抓取、加工……整个流程配合默契、智能高效,科技感满满。这正是近年来华天抢抓产业智能化发展先机,通过数字化转型战略,应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不断加快企业智能制造建设步伐的成果。2020年底,华天科技被省工信厅认定为甘肃省第一批智能工厂。
  “公司依托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特性,充分发挥和应用AI技术、机器人技术在产品制造、检验等环节的技术优势,夯实企业技术发展路径,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智能制造建设步伐,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工程部部长助理权振泰告诉记者,目前,华天集成电路封测产业规模已经达到国内第三、全球第六,并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居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公司重视先进节能技术及节能通用设备应用,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始终坚持节能减排要求,不断从节能节水、清洁生产、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各个方面提升企业绿色化水平,2022年被工信部认定为“绿色工厂”。
  近年来,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的综合集成应用。同时,各工业企业通过研发投入、技改扩能、设备升级等一系列举措,智能制造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由“制造”变“智造”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