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村联合 村企共建 产业联建
我市探索多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天水日报
2024年05月23日
本报讯 近年来,天水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深化集体经济倍增行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驱动作用,助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不久前,秦州区汪川镇举办了第二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新寨村垂钓比赛也同步展开。垂钓选手个个精神抖擞,撒饵料、装浮漂、抛钩线,在水花与鱼线的轻扯中,选手们沉浸其中,享受着静谧与收获的乐趣。
新寨村作为汪川镇着力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通过大力发展獭兔养殖和休闲垂钓等特色产业,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我们村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带动,吸收了本村闲散劳动力,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发展部分产业,去年为村集体增收35万元,今年预计达到75万元左右。”秦州区汪川镇新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俊海说。
时下,清水县白驼镇万寿菊起苗移栽工作正全面铺开。在化岭村万寿菊育苗大棚内,10余名工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万寿菊起苗作业,拔苗、清点、装袋,一气呵成,按照各村栽植数量分发装筐运往各村,化岭村“承包”了今年白驼镇各村栽植万寿菊所有的苗木供应。
清水县白驼镇化岭村村委会副主任刘有元告诉笔者,化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计划种植万寿菊100亩,铺膜工作刚完成,接下来将开始苗木栽植。
在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我市积极探索推行“跨村联合、村企共建、产业联建”发展模式,鼓励村党组织挖掘盘活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通过订单生产、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激发集体经济增收新潜力,形成“企业+基地+村集体+农户”联农带农发展布局,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双赢”。截至目前,全市249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8.2亿元,村均32.9万元,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 (庞贵琦 刘笑含 赵凯娜 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