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绘就美丽生态画卷
天水日报
2024年06月05日
(上接第一版)及时发现解决超标排放、河道“四乱”等突出环境问题,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低温枯水期河水水质全面达标。
我市对全市8家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常态化驻场监察,每日调度、汇总、分析各厂实时监测数据,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护,特别是溢流口科学开闭的监督指导,及时化解潜在超标风险,力求污染物超低排放,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全市组建多个督察组,对渭河干支流沿线涉水排污单位管理、农村污水处理站运行、入河排污口整治等情况开展地毯式排查,限期整改;在渭河干支流重要节点科学设置监测断面,开展加密监测,认真查找污染区段,强化断面水质达标管控;对各级水源保护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整改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风险源进行核查,督促各县区对保护区内存在的农业面源污染、道路穿越等各类问题加快整改,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正是有了这一系列的措施,我市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市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管理科负责人王晓娟说,“今年1月—4月,全市国、省控地表水源地水质持续向好,无劣Ⅴ类水体断面;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条地级城市黑臭水体达到‘长治久清’级别。”
擦亮绿色生态底色
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的美丽天水——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天水市生态保护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1年12月,天水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全市要努力创建“无废城市”的工作要求。2022年4月,天水市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我市绿色工厂建设的企业数量由基准年的3家增加至15家,绿色矿山建成数量由1家增加至4家;
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种植推广数量达到180个;
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提升至99.68%;
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21%,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提升至90%,再生资源回收量增长8%;
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回收率达到100%;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100%;
全市共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44座,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400余千米,841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为93.75%,城镇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完成“无废细胞”创建63家;
……
天空更蓝、水更清澈、环境更优美。如今的天水,正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今后,我市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与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相结合,持续提升污染防治水平,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