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版四版

返回 2024年06月14日

以法为“媒” 护航蔬菜产业好“钱”景

天水日报      2024年06月14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裴婷婷 张雷

  武山县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首批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在这里,蔬菜产业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而与蔬菜相关的纠纷也十分常见。
  近年来,武山县人民法院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携手武山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在蔬菜主要产区和蔬菜物流园揭牌成立了5个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为企业和菜农解纷止损。
  6月11日,正值豆角大量上市的时节,武山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们来到洛门镇大南河流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村民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你家种了几个大棚?最近在生产经营中有没有什么纠纷,或者需要法庭解决的事?你们只管说,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帮你们解决。”法官们作为“法律技术员”,走进田间地头、深入交易市场,通过以案释法、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法律知识。
  “农户与经销商之间的纠纷,大多是因购销蔬菜引起的合同纠纷,很多经销商收购蔬菜后不能按期付款,一开始农户们自己找经销商催要菜款,慢慢地经销商疲于应付,对其催款的行为置之不理。”武山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杜永娟表示,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成立后,联络法官会在蔬菜丰收时到场督促经销商履行合同,并向其释明如有违约将产生的法律后果。
  在法院协调对接处理几起纠纷后,村民们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升,法律观念也有所转变。
  “自从法官每月来村里‘蹲点’,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我们心里‘亮堂’多了,再也不用担心蔬菜卖出去后收不到钱,也学会了很多法律知识。”洛门镇郭家庄村村民陈银海说。
  郭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小东告诉记者,联络法官就像菜农与经销商的“媒人”,让大家心平气和处理问题。调解的案件履行起来也相对容易,能够更好地保护菜农的利益。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武山县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正是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的缩影,打通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法律在田间地头生根。
  “为保障蔬菜产业的健康、持续、规范发展,优化辖区营商环境,积极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服务乡村产业发展,我们设立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这也是武山县人民法院‘一站式’快速及时处理涉蔬菜产业纠纷服务触角的延伸。”杜永娟表示,服务站不仅是保障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和涉蔬菜产业矛盾纠纷诉源治理的平台载体,更是群众“家门口”的诉讼服务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