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版四版

返回 2024年06月14日

伏羲文化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最初形态

天水日报      2024年06月14日     

  □ 李晓东

  “新质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两个概念有相关联性,但本质不同。先进生产力相对于落后生产力而存在,在于量的进步,是线性的前进。新质生产力,则标志着本质飞跃,不是量的增长或者进步,而重在考察质的变革与维度层面之提升。在逻辑上与实践中,必须有旧的对立双方之外的第三种本质力量的出现并取得决定性地位,才会产生新质生产力,并促进社会的本质进步。比如,灭亡奴隶社会的,不是奴隶,而是地主;取代封建社会的,不是农民,而是资本家;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是工人,而是共产党,是产业工人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相结合的新的社会力量。
  人类社会第一次伟大的变革,是从旧石器时代飞跃至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之所以具有本质的飞跃,并非仅限于石器由打制变为磨制,如果仅是生产工具的方式不同,应属于先时生产力。而后进变先进的事,即使在原始社会,也时时会发生,我们在博物馆里就可以看到,打制石器的制作技术一直在朝着精细化、小型化、多样化、锐利化方向发展。新旧石器时代的根本区别,乃在新石器时代产生了自觉的文化与文化活动。而距今8000多年,产生于天水秦安县大地湾的文化遗址,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伏羲文化,便是中华先民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里程碑。
  大地湾古人类遗址,是一个多层迭加的遗存。最下层距今6万余年,中层距今3万余年,最上层,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地湾古人类遗址,便是8000年前的先民生活遗存。此时代,与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相伴随的,是一系列生活形态的巨大而本质的变化。其一,彩陶的大量出现。马克思说,会制造与使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而工具的每一次跃升,都标志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根本进步,马克思把发现和使用火、制造与使用弓箭,视作人类文化上的重要意义的大事件。工具,不仅包括生产工具,还包括生活工具。生活工具的变革,同样具有根本价值,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陶器的制作,至少代表四方面的新质生产力。一者对火的使用,不仅从自发到了自觉的层面,而且非常纯熟;二者,对于彩陶的原料粘土的性质特征,有了科学认识,可以从普通的土壤中选择出制陶土来;三者,对于器物形状,特别是圆形,可以熟练制作;四者,陶器上的彩绘。此四者中,以自觉认识和制作圆形最为本质重要,体现着大地湾先民对于太阳、月亮两大天体进行了长期观察,并“远取诸物”,模仿日月之形而成自用之物。因为,在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圆形,当时人可见者,只有太阳和月亮。因此,这是一个从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的过程,内在机能,则代表着人类思维能力的巨大飞跃。这一生产实践,直接奠定了伏羲太极图诞生的基础。
  艺术是文化的直观表达,同时更代表着思维层级的提高。大地湾出土的陶器之所以被称作“彩陶”,乃在器形上的彩绘。在新质生产力角度,其价值有三。一者,发现和使用矿物质颜料。不仅熟知粘土特性,扩而广之,则更不易得的、色彩丰富的其他矿物质亦被发现、碾磨、调和,而用于作画。二者,也是研究者关注与阐发最多的,原始宗教与崇拜。如鱼纹、蛙纹最为常见,释意为生殖崇拜,因鱼、蛙多子,希望借其力而部族繁衍。在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包括马克思非常认可并做了许多笔记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以及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中均持相似观点。这当然正确。然而,更本质的,却是那些图形。通常以为,艺术是形象思维,是对现实生活的“复写、摄影、反映”,但彩陶上的纹饰,却是抽象的,是活的、立体的、三维的生物,或者生活的平面的、二维的表现。比鱼纹、蛙纹更抽象的,是水波纹。水流而无形,大地湾先民用波浪线生动表达了水流的状态,是具象到抽象的重大成就。艺术家韩美林遍寻远古之彩陶、岩画、器物之上未能识别之文字形符号,辑成《天书》,认为乃文字产生之先声。而古之象形文字,便标志着抽象思维已普遍存在于人之头脑之中。恩格斯有言,大脑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思维能力的本质提升,标示着大脑进化的新质成果。
  伏羲,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代表性人物。其实,把伏羲认定为某个具体的人,本身便不科学。伏羲并非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职位。史载“伏羲者,庖牺氏也”,意即负责分发食物的人。上古食物不足,唯有智慧与道德之人,方可承担此任。因为,首先要分均匀,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分均匀,并非易事。猎物之形状不规则,就食之人数不固定,没有足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完成不了这项看似简单的任务的。然后,才是有道德、尚公平,甚至先人后己。史传伏羲十四大功绩,虽有“箭垛式传说人物”的特征,然无不代表着最初之新质生产力。
  第一功绩,当然乃制先天八卦,一画开天、肇启文明。而一画开天之前,先有两画,一圆、一曲。古人之观念,天圆地方,圆者,天也;曲者,水也,翻译成文字,即天水也。因此可知,天水之名,既非来自“天一生水”的爻辞,更与汉武帝时“天河注水”的传说无关,而源于中华文明之最原初密码。伏羲画阴阳二卦,“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模仿天水卦台山附近之山峦形态。卦台山,道教称“天心山”,意为天地之心也。在卦台山上望去,前之九龙山、后之五龙山,俱三层山脉交相掩映,山峰起伏断续。相连之山,则划为“——”是阳爻,相断之山,则划为“— —”乃阴爻。三爻相叠,为一卦象,即有八卦,其为乾、坤、巽、震、坎、离、艮、兑,代表八个方位,又表示八种事物。方位和事物,一具体一抽象,一无形一有象,如何联系起来呢?答案正在卦台山。
  卦台山上,有伏羲城。宋代建筑,夯土筑就,有城垛八。城门朝南,是为乾,为天,为阳。卦象三阳爻相叠,正南一望,正见三道山梁,自然造化的乾卦,出现于眼前。顺时针绕城一周,西南,巽,亦指风,连山环抱,西南有缺,渭水穿山而至,风行水上。正西,坎,水,渭河呈S形流过三阳川盆地,正西方恰是河湾水聚处。西北,艮,山,西北方,乃黄土高原,山峦无穷,树木茂盛。正北,坤,地,山峰相连,见峰见谷,时断时续,是为阴爻,三相叠,正坤卦之形也。东北,震,雷,天水多冰雹灾害,“雨洒一大片,雹打一条线”,这“线”,常在卦台山之东北方位。可见,先祖之发现,至今依然。正东,离,火,东为太阳升起之处,朝阳如火。东南,兑,泽,渭河流淌,聚于山脚,古代为一湖泊。“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太阳、月亮都在正南方升至天顶,故南为天,相应,则北属地。和阴阳太极一样,八卦同样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具象与抽象的统一,标志着人类思维能力的本质提升。伏羲创设的阴(0)、阳(1)二进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原理。我们常说,从0到1是最难的,中国人最缺乏的是从0到1,其实不然。从0到1,8000年前我们的人文始祖就自觉发现,并且形象准确地表现出来了。老子《道德经》有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俱在阐释伏羲之伟大发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伏羲正于此四项都为千古表率。于具象中发现抽象图形,发明阴阳二爻,创造八卦,将人类文明从蒙昧前进至文明。
  伏羲其余十三大功绩,分别为: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结网罟以教佃渔,养育牺牲以充庖厨,造屋庐改善居室,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养蚕化布改善衣着,疏水造田繁滋草木,钻木取火冶金成器,制琴瑟作乐曲,尝百草制九针,以龙纪官分部治理,创立占筮之法,作历度定节气,可以说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治理的方方面面,伏羲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人言,伏羲不可能完成这么多重大任务,而且人类发展史上,十四大功绩出现的时间相差巨大,故不可信也。其实,本文一开始即有言,伏羲并非一个人,而是一个职位,扩而广之,更成为一个体系,因此,甘肃、河南、河北、湖南等多地皆有伏羲,然其起源者,无疑在天水。从旧石器时代升维至新石器时代,划时代之创立者,最初之新质生产力的发明者,为天水大地湾之先民,伏羲、女娲就是其中之杰出代表。
  (李晓东,中国作家协会社联部主任,文学博士。曾挂职甘肃省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