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 增强伏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天水日报
2024年06月21日
钟晓燕
伏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天水要加大宣传力度、讲好伏羲故事、创新文化产品、深化合作交流,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自信心,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扩大伏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伏羲文化的影响力
一是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手机、报刊、互联网、电子屏等多媒体手段,开展伏羲文化的大策划、大宣传、大推介活动。二是抓住机遇,积极开展跨地区、跨平台的联合推广,推动省内外文旅部门紧密合作,发挥“网红”“大V”的宣传推广力量,将伏羲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三是充分发挥“云游天水”智慧化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宣传推广伏羲文化中的教育传播、展览展示作用。四是深化与国内重点媒体合作,对接中央、省级媒体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为打造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五是借助参加国际、国内的各类会展、研讨、论坛活动,积极宣传推介伏羲文化,不断扩大伏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六是开展“百家媒体走进天水寻根访祖”系列宣传活动,打造伏羲文化宣传矩阵,将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的概念深植人心。
二、讲好伏羲故事,扩大伏羲文化的知名度
一是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伏羲文化,打造极具传播力的品牌。推动秦腔音乐剧《一画开天》《麦积圣歌》《天水千古秀》《伏羲伏羲》等优秀剧目常态化演出,让游客了解天水,沉浸式体验伏羲文化。二是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创作、展示、展览等活动,着力讲好伏羲故事,不断扩大天水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伏羲颂”文学类、剧本类作品,推出一批以伏羲文化为主题的歌舞、戏曲、歌曲、电视剧、电影等文艺精品。三是邀请国内名家大家,举办“一画开天”全国书画名家走进羲皇故里写生采风祭拜人文始祖活动,围绕人文始祖肇启文明等主题开展创作。四是开展伏羲文化研究,大胆创新,利用新媒体、现代影视技术,拍摄动漫电影,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为天水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三、创新文化产品,增强伏羲文化的吸引力
一是挖掘整理有关伏羲的文化、遗迹等,确保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完整性、真实性,为伏羲文化有序传承、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开发伏羲主题文化旅游商品,将天水的土特产品、文化创意产品进行创意包装,注册商标,打造“羲礼”伴手礼系列产品,丰富旅游商品供给,增加旅游创收途径。三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游客来得顺心、玩得开心、住得舒心。四是还原远古风貌,打造伏羲文化部落体验式旅游景区。将伏羲的功绩以实景方式展现出来,还可以设立体验区,如制陶作坊及应用体验、渔网捕鱼体验、狩猎体验、制琴体验等。
四、深化交流合作,推动伏羲文化走向世界
一是不断提高伏羲文化的知名度。努力把伏羲文化塑造成为继敦煌文化之后甘肃省另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金文化品牌。二是扩大伏羲文化的外宣范围。让伏羲文化“走出去”,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挖掘伏羲文化的内涵,展现伏羲文化的魅力,邀请沿线国家的文化学者来到“羲皇故里”天水进行文化考察和学术交流,扩大伏羲文化的外宣范围。三是推进伏羲文化的对外传播。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资源,创新伏羲文化的表达方式,彰显其中华本源文化的魅力,实现全方位、宽领域的传承与外宣。四是加强伏羲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将中华本源文化——伏羲文化与旅游业有效融合。以伏羲文化为载体,打造文化旅游节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文化产业。(作者系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生态与文化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