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伏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天水日报
2024年06月21日
毛瑞瑞
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第一缕曙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统领,以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弘扬伏羲文化,推动伏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加强伏羲文化遗产保护
伏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要严格落实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加强伏羲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一是落实管理措施。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充分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先进信息技术,加强对伏羲文化遗产的有效管护,确保万无一失。二是坚持依法保护。贯彻落实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出台的《天水市伏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积极开展《条例》进社区、乡村、企业、校园、景区等活动,让知法、懂法、守法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三是及时抢救修缮。实施伏羲庙、卦台山、女娲祠等保护工程,修缮古树、古碑刻等遗迹景观。四是加强非遗保护。加大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太昊伏羲祭典、女娲祭祀仪式等传统记忆的保护力度,确保伏羲文化遗产持续有效传承。
二、提升公祭伏羲大典水平
要进一步提升公祭伏羲大典的整体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文化品牌,有力推动伏羲文化传承发展。一是提升公祭大典规格。建议由全国人大或全国政协作为公祭伏羲大典的主办单位。二是规制公祭大典活动。综合古今伏羲祭祀沿革、祭祀仪式、礼仪变迁和风俗习惯,本着“隆重、肃穆、神圣、和谐”的祭祀原则,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公祭伏羲大典流程。三是进行电视网络直播。公祭伏羲大典由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全国大型网络平台及港澳台重点媒体现场直播盛况,并邀请全国历史文化学者连线访谈,形成融媒体全方位、多视角宣传效应,进一步扩大公祭伏羲大典在全球的影响力。
三、精心办好伏羲文化论坛
伏羲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博大。要精心组织策划,突出主题重点,广泛征集论文,全方位研讨伏羲文化的学科体系、发展方向和应用途径,深入探寻中华文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方案,进一步彰显伏羲文化的精神力量和时代价值。《伏羲文化研究》学术期刊和天水伏羲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要精心设计栏目,突出主题特色,广泛征集稿件,为伏羲文化学习研究和交流传播提供有力支持。
四、推动伏羲文化旅游融合
要以推动伏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途径,全力促进伏羲文化创新性发展。一是开辟旅游线路。着力打造以伏羲庙为中心的羲皇故里寻根祭祖游、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文明起源访古探幽游、以天水主城区为中心的拜谒始祖休闲娱乐游以及始祖文化考古研学游、丝绸之路陇上明珠游、羲皇故里龙城古韵游等旅游线路,吸引游客登卦台、拜伏羲、探古今、聚人气,领略感受羲皇故里、伏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二是开展演艺活动。继续打磨提升音乐舞蹈剧《一画开天》和秦腔剧《伏羲伏羲》等精品演艺剧目,争取旅游旺季在伏羲庙、卦台山等景区常态化演出,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伏羲文化。三是开发文创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创意设计一批伏羲文化旅游商品,满足游客需要,让伏羲文化旅游商品成为伏羲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文旅产业新的增长点。
五、持续扩大伏羲文化传播
一是创新传播方式。适应新媒体、“互联网+”新形势,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手机、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手段,弘扬和传播伏羲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各地。二是讲好伏羲故事。从历史、理论、实践等多重逻辑角度,系统化、通俗化、立体化普及阐释伏羲文化基本内涵、历史意义、精神标识、文化精髓、时代价值,打造更多传播精品,讲好伏羲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三是深化交流互鉴。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伏羲文化及中华文明,让伏羲文化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图书资料部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