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版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4年06月24日

武山县四门镇:

拓展油菜产业链 走出农旅融合新路径

天水日报      2024年06月24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范少杰  
  近日,位于武山县四门镇兰屲西堡的5000亩冬油菜连片种植示范基地迎来大丰收。四门镇西堡村党支部书记汪学军每天奔波在田间地头,组织村干部和群众给收割好的油菜脱粒。“今年风调雨顺,是近几年油菜收获最好的一年,预计每亩产量能达300斤。”说起收成,汪学军脸上满是笑意。
  四门镇位于武山县南部,独特的高山梯田为油菜种植提供了天然条件。层层叠叠的梯田里,收割后的油菜被扎成一捆一捆,有的村民在用传统的方法给油菜籽脱粒,也有村民选择使用先进的油菜籽收割机。
  把一捆捆的油菜扔进收割机里,秸秆从收割机尾部排出,颗粒饱满的油菜籽被快速装袋,等候在一旁的拖拉机立即把油菜籽运走。村民们密切配合,一亩油菜最多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脱粒。汪学军说:“西堡村今年共种植3000多亩油菜,村集体种植了60亩,我们租借2台适合山地作业的油菜收割机,收割脱粒又快又方便,比以前省劲多了。”
  春赏油菜花,夏收油菜籽。近年来,四门镇紧密围绕武山县“一线六圈”城乡振兴计划和“11711”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兰屲西堡高山梯田资源禀赋,聚力打造5000亩冬油菜连片示范种植基地,积极探索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今年4月,四门镇举办了油菜花海观光旅游节,设计了2条油菜花海观光路线,打造了1个观景平台,提前购置各类网红打卡设施,设置了5个最佳观景点、网红打卡点等观光点位。同时围绕打造“清凉松树—庞德故里—高山花海—锦绣南坪”精品旅游路线,着力实现户外露营、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乡村韵味等旅游元素聚集,餐饮、住宿、农特产品销售等产业火爆,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不仅在“农旅融合”上下功夫,四门镇还主动开展油菜籽加工,延长油菜产业链。硬湾村党支部书记王永福告诉记者,2022年村上利用中央三部委资金购买了一台高压榨油机,建成了榨油坊。
  “我们村在山上,大家去镇里榨油很不方便,考虑到村里油菜种植面积达1500亩,开办榨油坊既方便村民,还能发展村集体经济。”王永福说,去年村集体的油菜籽加工1万多斤菜籽油,卖了12万元,还有销售油渣和加工费的收入,共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8万元。
  “今年四门镇共种植油菜1.3万亩,预计产量能达2000吨,产值1500多万元。”四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东阳说,四门镇在冬油菜种植区域还推行粮油倒茬种植模式,油菜收割之后将种植大豆、小麦等农作物,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还能有效改善土壤构造、减少田间病虫害、增加土壤肥效,为来年提高油菜产量打下坚实基础。此外,镇上还根据气候、土壤等条件,择优引进冬油菜品种,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科学施肥、使用农用机械,促进油菜减肥增效、高效播种。
  “下一步,四门镇将继续深挖油菜旅游资源禀赋,大力拓展油菜产业链,走出农旅融合新路子,让油菜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四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建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