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线“产供销” 搭好“富农网”
天水日报
2024年06月24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裴婷婷 张雷】“今年肉兔价格较往年有所下降,加上我们产业规模小,出栏量有限,收购客商不愿来,销售难、不敢产成为影响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难题。”6月初,说起村集体经济产品销售情况,武山县马力镇干扎村党支部书记张文阳眉头紧缩。
针对反映的问题,武山县委组织部立即着手,深入市场主体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多方听取意见建议,采取多种方式,全力帮助村党组织解决产品销售难题。
“我们会同武山县农业农村局、武山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深入村集体和个人肉兔养殖合作社进行摸底调研,实地了解养殖规模、出栏量,与养殖场建立‘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帮助扩大产量和规模,提升科学化养殖水平。”武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伟告诉记者,通过给资金、给技术等方式,将3名党员家庭提升为肉兔养殖专业户,形成集体带动、党员跟进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县肉兔养殖量较上年同比增长40%以上。
在提升养殖产能之余,还成立武山县肉兔产销联盟党委,由肉兔养殖村党支部书记、党员技术员、党员养殖户担任委员,及时联系厂家对全县肉兔进行直销,有效避免中间环节,提高了肉兔市场价格和竞争力。
据悉,武山县肉兔产销联盟党委成立1个月内,先后2次向成都、重庆厂家进行直销,单只价格较以往上浮20%,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我们依托武山党建、新武山等新媒体,改变传统销售方式,提高群众对肉兔的认可度。与县内村集体联合社、强村公司等达成供销协议,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引导县内餐饮企业和门店改进烹饪方式,目前全县每月肉兔销量占总产量三分之一,销售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杨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拓宽村集体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组织牵线,建立土鸡、百花蜜、武山粉条等产销联盟党委,不断提升武山县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