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4年07月24日

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 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新活力

——天水市“十四五”以来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天水日报      2024年07月24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裴婷婷 张雷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要求,运用“加、减、乘、除”工作法,聚焦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综合施策,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的瓶颈问题,用最好法治保障最优营商环境建设,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在制度建设上做“加法”,政策措施增“厚度”。坚持制度先行、统筹推进,建立健全涉企政策制度供给体系,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制度基础。严格涉企政策制定程序,加强政企沟通联系,推动形成企业家建言献策的良好氛围。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加速释放民营企业发展动能,推动全市民营企业快速有序发展。健全涉企政策评估调整机制,集中清理有悖于平等保护原则、排除限制公平竞争、不利于营商环境建设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切实做到应废尽废、应改尽改。
  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行政监管提“速度”。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提升综合监管效能,完善公平公正、包容审慎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构筑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全链条”全程网办,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推进“双随机”监管,全市双随机事项部门覆盖率达到100%,发布“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2089个,发布抽查任务3390批次,已完成检查2971批次,检查任务完成率87.6%。推进柔性执法提质扩面,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经营、规范经营。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共办理“两轻一免”行政处罚案件10万余件,采用行政柔性执法方式办理行政执法案件3万余件。
  在法律服务上做“乘法”,服务群众加“温度”。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构建全链条、全方位、多元化法律服务体系,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米”。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2021年以来共办理涉企公证事项1135件。全面履行法律援助职能,全市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833件。充分发挥仲裁程序灵活、一裁终局、不受地域管辖限制等优势,推动商事纠纷高效、便捷、低成本化解,2021年以来天水仲裁委员会共受理案件733件,受案标的额达99.56亿元。提供惠企助企法律服务,2021年以来组织律师走访民营企业816家,召开座谈会1177场,发放宣传资料15.5万份。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园区、进商会、进协会等专题普法宣传,促进企业依法决策、经营、管理和维权。
  在化解矛盾上做“除法”,定纷止争有“力度”。推进涉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形成诉讼、行政复议、调解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不断提升涉企矛盾纠纷化解的能力和效率。加大司法护企力度,完善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工作机制,落实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类案同判等措施,加强均衡结案、审限管控,切实提升涉企案件办理效能。发挥行政复议职能,畅通企业申请行政复议平台和渠道。2021年以来,全市共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46件,坚决纠正违法或不当涉企行政行为,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拓宽人民调解工作领域,积极推进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为有效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注入新活力。2021年以来,全市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450件,通过非诉调解机制介入,切实帮助企业降低维权成本、提高维权效率。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我市将持续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任务,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和维护公平竞争,努力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天水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