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
文明实践活动涵育文明乡风
天水日报
2024年07月30日
本报讯 为持续提高村民道德建设水平、文明程度和文明素养,今年来,武山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坚持以文明实践涵育文明乡风,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山丹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新开展“晒被子比孝心”主题活动,从文明实践“小切口”弘扬尊老爱老“大情怀”,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引导广大群众从自身做起,弘扬家庭美德、传播良好家风。
鸳鸯镇成立镇级红白理事会和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制定鸳鸯镇移风易俗新八条,完善了13村和1个社区村规民约,指导各村规范红白理事会工作,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婚丧嫁娶新观念,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风尚。
高楼镇着眼涵育文明乡风,结合当地优秀文化,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谋划推出“铁笼文明风”志愿服务品牌,吸纳各村党员、五老人员、返乡大学生为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调处、社情民意收集、村规民约制定,引导广大群众向上向善。
嘴头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新开展“文明实践+公益电影放映”实践活动,利用电影放映聚人气的优势,组织志愿者宣传宣讲文明新风和移风易俗相关知识,把公益电影这块“小银幕”打造成为文明新风传播的“大舞台”。
城关镇君山村以荣获“甘肃省村规民约先进村”荣誉称号为契机,不断加强宣传引导,用“小村规”推动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村民行为准则有了新“标尺”,引导全体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共同营造文明乡风。
沿安乡泉峪村成立了由党支部领导,党员群众、离任村干部、红白理事会理事长等组成的“和事佬”志愿服务队,汇聚“邻聚力”服务“零距离”,在矛盾纠纷化解中体现志愿“温度”,营造了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 (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