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信促调解 指尖高效止纷争
天水日报
2024年08月07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裴婷婷 张雷】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可现实中多是“借钱容易要钱难”的尴尬局面,亲朋好友因还钱问题友情破裂、对簿公堂的事时有发生。
“谢谢法官帮我处理,法律确实是咱老百姓维护权益的武器。”近日,秦州区人民法院七里墩法庭通过微信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案件后,当事人对办案法官说。
李某与张某是多年朋友。2023年11月,张某以资金周转为由向李某借款2万元,李某便以微信方式支付了借款,张某出具借条一份,约定借款期限和违约金等。但借款期限届满后,张某并未还款。经李某多次催要,张某一直推脱不还。
办案法官受理案件后,便与张某进行电话联系,张某称自己在外地打工,无法及时到庭。征得双方同意,本案采用微信群聊的模式进行了在线调解。当天,办案法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详细核实当事人的身份信息,要求当事人进行实名认证,调解过程合法有序。
“冤家宜解不宜结,两个人回头想想多年好友的岁月,互帮互助、相互关照的时候……”在办案法官的耐心调解下,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张某同意支付2万元及利息,并确认了电子送达方式。至此,这起矛盾纠纷在办案法官的调解下圆满化解。
近年来,秦州区人民法院以“司法为民”初心寻求纠纷化解“最优解”,多举措创新和发展司法便民措施,极大提高审判效率和诉讼服务水平,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