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返回 2024年08月22日

莫让早采砸了“花牛”的牌子

天水日报      2024年08月22日     
  □年葆东
  前几日,网名为“上海水果大王—沈老大”的水果经销商在网上指名道姓说,花牛苹果尚未成熟却已见有果上市,这种个别行为在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同时,也在砸果农的碗、掀果商的锅。
  的确,在天水,花牛苹果早采抢市的行为实有存在,虽为个别与极少,但却如隐藏的病毒,会给当地整个苹果产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苹果早采的背后原因众多。一方面,个别果农受到市场短期利益的驱动,急于将苹果推向市场,期望能抢占先机,获得较高的利润。其他人看到有人提前上市并取得一定收益时,便按捺不住,盲目跟风,过早地采摘自家苹果。另一方面,一些收购商为了尽快获利,故意诱导果农提前采摘,经过简单处理后迅速推向市场,企图在市场供应相对较少的时期获取高额差价。
  众所周知,早采的苹果口感极差,酸涩生硬,完全没有成熟苹果香甜多汁、清脆可口的美妙口感。消费者在品尝到这样的苹果后,必然会大失所望。这种不佳的体验必然会让消费者对这种品牌的苹果留下不好的味蕾记忆,进而对当地整个苹果市场的信任度严重下降。
  早采或许能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从长远来看,绝对是一种杀鸡取卵的行为,石锤捣砂锅,坏了名声,倒了品牌,失去信任,最终受影响的还是果农自己。
  为保证花牛苹果的品质,持续提升品牌形象,天水市果业部门根据花牛苹果生长期内温度、光照、降水等气候参数,并结合物候期特点和果园生产实际,在深入调查研判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五县两区的不同情况,就不同区域花牛苹果采摘的适合期提出了指导意见,只要照此执行便可。
  花牛苹果的名声不能坏,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因此,必须坚决抵制花牛苹果早采上市的行为。果农们应该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遵循苹果的自然生长规律,耐心等待苹果成熟。相关部门及各果农协会也应加强监管,制定严格的采摘标准和时间规定,对个别违规早采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多管齐下,自觉将其上升到“花牛苹果品牌保卫战”的高度,并长期坚持,才能让花牛苹果的大树经百年而不倒,逾千载而果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