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产业 产业带动增收秦安县花椒总产值达4.9亿元
天水日报
2024年08月30日
本报讯 近年来,秦安县大力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已建成优质花椒万亩基地3个,千亩示范基地15个,发展花椒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家庭农场80家,秦安县花椒种植规模持续扩大,目前,秦安花椒种植总面积达17.5万亩,总产量7000吨,总产值达4.9亿元。
7月以来,秦安县花椒陆续进入采摘期。田间地头、漫山遍野的花椒树相间林立,弥漫着浓郁的椒香,红彤彤的花椒映红了成纪大地,农户们忙着采摘花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千户镇是秦安花椒主产区之一,得益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地理条件,产出的花椒颗粒大、肉质厚、含油多、香浓味麻,很受消费者的青睐。
千户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新科说:“千户镇立足独特地域优势,把花椒产业作为群众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今年千户镇花椒种植面积达3.5万亩,预计产量达700多万公斤,花椒种类主要以大红袍为主。”
由于全县花椒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且采摘期相对集中短暂,对采椒工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采椒工人手紧缺,难以满足庞大的采摘需求。面对这一难题,秦安县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吸引周边县区的劳动力前来务工。另一方面,椒农们通过快手、微信、熟人介绍等方式联系采摘工人,解决采椒难题。
“我们新成立了劳务合作社,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带动示范作用,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全力为广大椒农和花椒采摘工搭建务工平台、提供服务。”王窑镇石沟村包村干部闫云峰说。
一方产业兴旺带动一方群众,每年在花椒采摘季,来自秦安县境内和其它周边市、县区的万名摘椒工人,活跃在秦安万亩花椒林地中,从多年前的采摘工价一斤一元钱,到现在的一斤三元,采摘工的收入也在逐年攀升,秦安花椒不但增加了本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带动了周边县区的劳务市场与劳务经济,实现了产业致富互惠双赢。
科技赋能产业兴,多点发力助增收。为帮助椒农提质增效,秦安县全方位向花椒产业注入新科技和新成果。以往的摘椒时节最担心碰上阴雨天气,晒花椒会变得极为不便,长时间堆放会致使新鲜花椒发霉颜色变黑,花椒品质也会大幅降低,难以卖出好价钱。而今,烘干机的运用解决了依赖天气晾晒的难题,不仅提升了晾晒效率,而且因干花椒品质优良,价格得以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长。
科技不仅在花椒晾晒环节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花椒后期加工、销售环节,科技的力量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企业从粗加工逐渐向保鲜加工和芳香、麻味素提取等精深加工转变,从“灰头土脸”的塑料编织袋到印有地理标志商标的精美包装,从“提篮小卖”到如今电商直播、物流销售到全国各地,“小花椒”随着科技的注入逐渐延伸出“大产业链”。
如今,秦安县在花椒种植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了11个花椒专业市场,培育了12家上规模的花椒营销公司、100多个收购网点和国内40多个销售网点,带动2500多人从事花椒营销,产品主要销往四川、重庆、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市,并远销俄罗斯、巴基斯坦及东南亚诸国。同时,注重线上销售,将秦安花椒作为县电商中心主推产品之一,培育以销售花椒为主的电商龙头企业,线上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有力推动全县花椒产业向高品质、高效益迈进。
(刘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