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笔绘“枫”景 织密调解“微网格”
——麦积公安推动“警调对接”夯实主动创稳底板
天水日报
2024年10月17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裴婷婷 张雷
连日来,天水市公安局麦积分局立足主动警务与预防警务理念,深入推进“警调对接”机制,积极探索实践“三三工作法”,成功打造出警调联动、齐抓共管、协同治理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新格局。今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492起,成功调处化解2459起,化解率达98.68%。
源头预防织密风险“防护网”
“我们从小一起长大,这次发生争执是我的错。”“错全在我,请你们原谅,也感谢民警及时介入……”日前,在市公安局麦积分局伯阳派出所民警的调解下,王某和邻居赵某重归于好,两家多年的恩怨也终于化解。
前不久,伯阳派出所民警通过网格员得知,村民王某与邻居赵某因院墙争议多次发生冲突,矛盾愈演愈烈。
“我们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响应,携手网格员及村里德高望重的王大爷,将王某和赵某召集到村委会进行调解。”伯阳派出所社区民警赵玉虎告诉记者,当天调解人员先追忆了两家老一辈的深厚情谊,待双方情绪平息后,又从政策、法律、道德等多维度出发,耐心细致进行开导,进一步消除了两人多年的心结,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据悉,为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麦积公安创新推行“警务区+网格”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全区581个网格的网格员与135个警务区的社区民警,在社情民意搜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处等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协作。构建“1+1+N”的团队模式,打造“警网联调、互帮互助”的社会治安联防与救助体系。今年以来,共摸排查出并有效防控2492余起矛盾纠纷,从源头上遏制了矛盾纠纷的激化。
联动共治化解隐患“千万题”
“感谢政府和警察同志,没想到这么棘手的问题,能这么快就顺利解决了。”在麦积区元龙镇搞工程施工的一负责人感慨道。
今年8月,在元龙镇某村一大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村民王某因征地争议对工程实施阻挠,将车辆停放在了施工要道,致使工程受阻。
随后,该警情由派出所迅速转达至元龙镇政府,政府迅速响应,牵头召集社区民警、城管干部及村干部等多方力量,积极联系双方当事人,共商解决方案。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
今年以来,麦积公安构建“1+6+N”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体系,即:镇街道党委为核心,综治、公安、司法、法院、信访、社区村委六大部门为支撑,并广泛吸纳多元社会力量,充实调解队伍。实现了简单纠纷现场调解、复杂矛盾到所调解、疑难杂症到中心化解,共同推进警调对接工作的精细化、实效化落实。今年以来,警调对接化解矛盾纠纷288件,成功调处278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6.53%。
落实回访答好人民“满意卷”
“自从您调解后,我们两家关系相当和谐,真是感激不尽。”“王哥昨天还和我一起吃饭,谢谢你们还一直惦记着……”面对民警的回访,花牛镇张家河村的村民在电话中欣喜地说。
麦积公安分局花牛派出所民警县亚强告诉记者,此次回访的是一起土地纠纷案件,确认民警调解后矛盾是否得到有效化解,巩固调解成果,避免矛盾纠纷的再度升级与反弹。
“我们严格按照警调对接工作档案和定期回访制度,对邻里纷争、婚姻家庭纠纷等易复发的矛盾类型,积极开展回访工作,主动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及在调解过程中的反馈与建议,持续深化政策解读与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工作。”县亚强表示,通过对回访结果的全面复盘与评估,确保每一起纠纷都能得到妥善处理,真正实现“应解尽解”,达成案结事了人和。
法治赋能绘制最美“枫警线”
“乡亲们,小王警官又来村上了,有需要咨询或是办理相关证件的饭后到村委会……”近日,麦积镇永庆村村委会的大喇叭再次响起。每周,社区民警王亮亮都会如约而至,在村委会收集并调解矛盾纠纷,向村民们普及法律知识并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
近年来,麦积公安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从多个维度深入开展释法说理工作,不仅积极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还实现了法治宣传与矛盾化解的同频共振,全方位提升辖区居民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