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 际 春
天水是秦文化的摇篮和传承之地
天水日报
2024年10月17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陈光毅
雍际春,中国秦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历史系教授。在第三届秦文化论坛上,雍际春作了题为《秦早期文化的形态特征》的发言交流。会后,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分享了他对本次论坛以及天水在秦文化中的独特地位的见解。
谈到对论坛上各位专家发言的印象时,雍际春表示:“这次论坛上的主旨发言非常精彩。例如,宫长为先生对中国先秦史学会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强调了秦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赵逵夫教授则深入剖析了早期秦人在陇右地区留下的深远影响。这些发言都展现了学者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了秦文化研究领域的不断创新和深化。”
谈及天水在秦文化中的地位,雍际春略显激动。“从历史上看,天水是秦人、秦族乃至秦国的起源地。中潏西迁至礼县,非子牧马封于秦,秦人的称谓由此开始。”他说,天水不仅是秦文化地理意义上的起点,也是其精神内涵的重要承载者。“无论是秦山、秦水,还是秦亭、秦州、秦岭等地名,都是这一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动体现。”
雍际春认为,天水在秦文化中的地位不仅仅是历史上的发祥地,更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地。他说:“天水这片土地见证了秦人从一个小部落成长为强大国家的过程,也展现了秦文化在早期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通过考古发现,如清水李崖遗址和张家川马家塬遗址等,我们能够看到秦人在天水附近的礼县、清水县、张家川县等地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和生活痕迹。”
对于如何利用丰富的秦文化资源,来塑造天水的城市形象,雍际春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必须加强对境内现存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力度,确保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得到妥善保存;其次,要加大对秦文化理论研究的支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更多关于秦文化的未知之谜;最后,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积极探索将秦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方式,使之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雍际春还认为,通过对秦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广泛传播,不仅可以增强公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还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进而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他还特别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从小接触并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只有真正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雍际春用他深厚的学识,向我们展现了他眼中秦文化的未来。他感慨道:“秦文化不仅仅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更像是一种活跃在我们生活中的力量,能够点燃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在加深我们民族自豪感的同时,还能为我们本地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相信在未来,天水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也必将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这也是他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