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灵 相依缘相伴
——读汪渺《白马史诗》有感
天水日报
2024年10月24日

2020年11月,天水诗人汪渺万行史诗《白马史诗》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并获第五届中国长诗奖。该书是汪渺潜心钻研白马文化,挖掘民间传说,搜集陇南、天水两地民歌,经历四个春秋倾心创作的一部作品。机缘巧合,我有幸得到诗人签名的书本,沉甸甸的。睡觉前读书的习惯让我迫不及待地捧起“诗歌”,很快陷入其中。
白马人何其有幸,遇到作家汪渺,进而让世界了解他们。汪渺何其有幸,结缘白马人,使自己的才华如朝阳蓬勃而出,让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寄托,使自己的人性魅力凸显耀眼。文本价值很高,问世以来,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层出不穷。于我而言,汪渺和《白马史诗》都是高悬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即。今年八月份,汪渺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怀着崇敬之情,我将《伏羲创世》《白马史诗》放在了天下黄河第一弯,让玛曲草原读,让太阳月亮读,让黄河读,让风读,让扎西读,让卓玛读”。我想,山河不语山河爱。文学的共鸣有时可能就只是一句话或者一个词。于是欣然提笔,写下这篇读后感,目的有二:接力作家朋友圈“让我的学生读,让我的朋友读,让我们的父老乡亲读”;回报作者送书之恩。诗歌的意义也便如此真实,文学的意义也便如此简单。
“《白马史诗》讲述的是青蛙出身的阿尼嘎萨修炼成英雄,拯救白马国、拯救自己的故事,其间还插叙了凄美动人的爱情篇章,反映了‘舌根长在心上’的白马人的真与善。该诗想象奇特、思想深刻,魔幻与现实结合,小说故事性与诗歌抒情性兼容,是一部自然天成、气势磅礴的作品,亦是一曲白马人的心灵长歌。”就阅读体验而言,我想用“万物皆有灵,相依缘相伴”来概括我的体会,和有缘人分享。
阿尼嘎萨和白马人的缘分
白马人,也称白马藏人。他们是指分布在四川平武、九寨沟和甘肃文县一带的少数民族,人口2万多,民族语言为白马语,信仰为自然崇拜。白马人历史悠久,最早见于西汉《史记·西南夷列传第五六》:“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2013年12月,央视科教频道播出纪录片《探秘东亚最古老的部族》,完整呈现了白马部族的完整历史和面貌。
英雄不问出身,可是英雄大多幼年多舛,历经磨难。“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白马史诗》中,白马人的英雄阿尼嘎萨的诞生传奇又苦难。他的母亲茨嫚娜姆怀胎三年生下了一个狗不吃羊不睬狼不念的肉坨,最后父亲用刀划开,跳出一只青蛙,经过无数次的磨砺成长,青蛙脱皮为人,锤炼成了白马人的英雄。我们说,对于崇尚自然的白马人,勇敢的青蛙和智慧的人类是平等的,凡是生命都值得尊重,只要至真至善,便是美好世界的组成部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除中华文明外相继衰落,可是仅仅2万的白马人在与自然和社会长期的斗争中不仅没有灭亡甚至于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在世界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独占一角,不能不让人唏嘘感叹。阿尼嘎萨是勇敢、坚强、智慧的白马人的典型代表,作家呕心沥血、洋洋洒洒,歌颂的不仅是白马人,不仅是阿尼嘎萨,而是这个世界的美好、光辉、文明,这也是所有文化人日夜敲击键盘流汗流血的价值与意义。
阿尼嘎萨和依曼的缘分
作家自己宣言:“主人公阿尼嘎萨、依曼、昼什姆等,都是用我的血与泪灌注的。这一切源于我对生活的态度,这辈子爱够、疼够,也真实够,不想着下一辈子再来。”我想把作家的这句话,送给为了爱情而创造奇迹的阿尼嘎萨和依曼。普通人和青蛙之间产生爱情,这种奇特的想象,从作家笔下汩汩淌出,自然而震撼。我们读过了《白蛇传》,看过了《封神演义》,读多了《聊斋志异》,好像说到动物与人类的相互情感纠葛,除了奇异还有害怕。可是阿尼嘎萨和依曼的相遇相知,或者说是白马姑娘依曼见证了作为英雄阿尼嘎萨的出生、成长,历经磨难直至完美的过程。是的,阿尼嘎萨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可是他却超乎常人,超乎血肉之躯,把人之为人的纯良和勇敢发挥到了极致。我们说,阿尼嘎萨值得爱与被爱,值得拥有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爱情,一如清晨的露珠,或如天上的彩虹,也如十五的月亮。他们二人的爱情在乾坤宇宙间熠熠生辉,光照后人。
白马部落中各色人等的缘分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证明,普通的中国人的承受能力永远是无法想象的,比如白马藏族人阿尼嘎萨的父母——一对普普通通的藏民,围绕儿子的诞生、成长,大起大落,每一次都是普通人连想象都无法完成的灾难,但是儿子创造的奇迹每一次都让他们大悲大喜;情急危难之中救下阿尼嘎萨班二牛,虽然没有多大本事,但心地善良,诚实守信。他的形象告诉我们,数量不多但香火延续千年的白马人个个都是英雄,个个都是美好世界的创造者;阿尼嘎萨的成长过程,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过程,处处闪着人性的光芒!恶人几哥比过,蛇毒心肠、借刀杀人的薛国安等坏人的出现,好像只是为了衬托英雄的光辉。文本作者信手拈来,高超的驾驭能力让我们读来一次次荡气回肠,气冲霄汉;诗人还塑造了另外一群血肉之躯,大熊猫、喜鹊和凤凰,阿尼嘎萨的两只鸽子妹妹等一些大自然中的小动物。他们的善良、勇敢以及感恩之心,感动日月,光照世人。也许,作家意图用可爱的小动物们来反衬和讽刺贪婪、自私的恶人,活着不如一只小动物,由此来宣扬大爱、博爱,由此来歌颂自然与生命的美好。
白马文化与中华文明的缘分
《白马史诗》全诗的故事情节,以唱歌的方式来叙述,构思新颖,创造独特,想象丰富,情节感人。唱词中将白马人的生活习性、民族风俗,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茨嫚娜姆门前的三棵槐树、沓板房、白马河及池哥昼等,将家园的美丽和节日的风土习俗展现得淋漓尽致。最民族的就是最世界的,白马人蜗居于世界的一个角落,可是他们创造的文化却照耀着广袤的大地。英雄来自于内心的强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都来自于生活。《白马史诗》则是一部英雄、民族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散发着人性光芒的白马英雄史书,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佳作。
(《白马史诗》汪渺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